佳木蔥蘢的樹林間。

一行車隊平穩前行,目標明確,始終朝向西方所在的位置而去。

被眾多秦國士卒保護在中央安全位置的馬車內部,新任秦國使者李斯凝視向秦王趙政,道:“王上,您的冠禮已經推遲了許久時日。”

“而呂相邦之前又曾有言在先。”

“稱王上您行了冠禮,便將秦國朝堂大權交付於王。”

“既然王上您現在準備一展雄心壯志,何不先行冠禮,收回屬於王上的王權?”

經過了前不久的那一些事情的經歷。

此刻的李斯,才算是真正走入到秦王趙政的內心中,初步有了一席之地。

以前不能說的話,不能問的問題,現在也能說得出口,而不用擔心給自己帶來什麼災禍。

秦王趙政聽到李斯的話語,眸子中的神情,有些深邃。

“呂相邦,他真的會如約而行嗎?”

這一點,秦王趙政根本不敢保證。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之前不願按時舉行冠禮,就怕因為自己年幼,將文信候呂不韋逼迫過度,從而引來更加難以面對的可怕後果。

但是現在。

他已經初步擁有了自己的年輕心腹班底,勉強具有了面對爭鬥失敗的應對能力。

此刻回想起去年在咸陽所發生的大事情。

秦王趙政對於文信候呂不韋,越發感覺到忌憚與猜疑,難以看明白他的真正意思。

“八年,仲父著《呂氏春秋》,並將其公然懸掛於咸陽城牆上。”

“言稱可增刪任意一字者,賞千金。”

《呂氏春秋》這本書,他曾認真研究閱讀過。

此書中所提及到有關於治理國家方面的內容,講究“無為”而治。即順應時代變遷,順應季節變化等等,隨之變動治理手段。

同時,除此之外。

還提及君王未必比臣下賢能,所以不可能將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辦好。

哪怕這個君王是世上最賢能的人。

但想要以一人之力,來獨自處理安排全天下的事情,也會將自己弄得筋疲力倦,勞心費神。

最終導致還是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好。

其提倡將一部分君王做事權利下放,交給有才能的臣子來處理,而非君王大包全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