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敗(第2/2頁)
章節報錯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子監之中,每個學府其實也有高下之分。
像是太學,國子學,其中學習的皆是儒家經典,與大魏根基相輔相成,日後必然是要封官拜像的人物,所進的皆是朝內高官王侯弟子。
而像是律學,算學,四門學,入學學子的身世背景要求就降低不少,一般優異學子科考也能進入。
總結來說,就是211,985和普通二本學校的區別,也是資本和打工人的區別。
徐長樂提著吃剩的一個油餅大步向前,正準備直接去書閣翻閱一下那位前輩有沒有留下什麼入品的提示和線索,卻見前方不遠處的蓮花涼亭內,一群“”211”的學子們站在那裡,望著牆壁上的告示,指點江山,神態之間憂國憂民,勞心勞力。
徐長樂是沒有湊熱鬧的習慣的,俗話說的好,魚蝦成群,猛虎獨行,他就要當那頭亮瞎所有人狗眼的老虎。
“長樂!”
一名青色儒衫的年輕學子在人群中看到了徐長樂,親切揮了揮手。
非要搭理我這頭獨行猛虎幹啥.....徐長樂內心暗歎,無可奈何走了過去,過池塘,走上涼亭,拱手笑道:“知禮兄....”
眼前這個唇紅齒白五官溫潤的傻小子是禮部侍郎之子,李知禮。
國子學內的學生個個都是朝堂上達官顯貴,王侯將相之子,派系不同,學子內的關係複雜,勾心鬥角,相互看不順眼早是常態。
而李知禮卻是國子監的一股泥石流,人如其名,為人和善,公認的傻白甜,禮部侍郎又位高權重,受人敬重巴結。
不像徐長樂,家中侯爵之名早已經如同虛設,毫無實權,狗都不理...只有李知禮一個知心好友。
當然了,在原主的記憶中,是他自認為不願意跟這些虛偽傢伙同流合汙的。
“長樂,聽聞貴府家中發生變故,現在沒事了吧?”李知禮面露關懷憂心。
“沒事,小事而已。”徐長樂搖頭,看見涼亭內眾人臉色不對,氣氛凝重,轉過了話題道:“這裡出了何事?”
“一言難盡....北域妖邪大肆入侵邊境城寨,大魏三萬將士為了百姓迎擊妖人卻中了埋伏,兩萬多人....命喪北域雪地。”
李知禮面色悲傷,眼眶泛紅,哪怕如他這般謙謙君子,語氣之中也帶了不少恨意。
聞言,徐長樂沉默下來。
大魏與北域妖族,乃是死仇,不死不休的那般,常年在邊境也時常有摩擦然而像這般數萬人的傷亡,卻是少見,已經算是死傷慘重,放在大魏廟堂之上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國子監作為大魏最高學府,此刻也已經率先得知了這個訊息。
“諸位....我大魏將士不能白死,聽聞大祭酒和諸位助教要在國子學和太學學府之中收集詩詞,用以撫慰邊關將衛和振奮人心之用,我們作為學子自當集思廣益,作出一篇入品文章而來。”
“好是好,可問題是...入品文章本就天成,強求不得。”
“所以要咱們集思廣益,多做幾首,再加上師長們的幫助,說不定可以,也當為邊關將領做些貢獻,挫挫妖族銳氣,聽說他們也對詩詞頗為推崇,哼,不過是一群孽畜而已。”
“嘉年兄說的有理,是該如此。”
一位學子開口提議,瞬間便得到了眾人的反饋,且開始商議。
徐長樂並不意外,大魏學子的詩詞,可不僅僅只是口頭一言而已,高階儒士出口成章,自帶各種神奇buff,而這次邊關大敗,想來急需一篇可以振奮人心的佳句。
文章亦有高低,凡是上佳入品文章,甚至可引動天地異象,令人聞言便心生澎湃。
看著周圍的學子們或鍍步而行,或冥思苦想,或嘴中喃喃自語,徐長樂只感覺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便準備默默提著自己的蔥油餅開溜,去書閣開始自己的變強路。
他只是一個吃餅群眾,這件事離他太遠,還不是他所能觸及的層面。
他一直相信,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才是王道。
“長樂兄,你去哪?”
李知禮看著偷偷摸摸的徐長樂突然徑直走出涼亭,突然驚喜道:“看你這麼自信滿滿的樣子,難不成你已經想好了詩詞?”
聞言,無數雙眼睛掃了過來,隨後面露驚訝,先前他們都還未曾注意到數日未見的徐長樂。
what....你從哪隻眼睛看出老子自信滿滿...我不是正準備溜走嗎....徐長樂內心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表面堆起一個勉強笑容道:“看各位同窗苦思冥想,我去端些茶水和點心來。”
李知禮面露失望神色。
一道嗤笑聲隨之傳來。
“他要是能想出入品詩詞來,那真是出了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