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鎮守眉心靈臺中的那道心神芥子同樣身在金光的溫暖沐浴之中,只是隨手一揮,飄蕩在半空中的黑影就煙消雲散。

心境之中金光的照耀重新變得天地清朗。

心湖重新變得清澈見底,原本崩塌的心境也慢慢愈全。

當隋便睜眼抬首望去時,發現頭頂的那片天幕已經癒合,但那數之不盡的金光卻始終照耀整片天穹。

隋便攤開右手,細細端詳著這縷金光,他能夠從中感受到一股溫暖如春風般的感覺。

心安,溫馨。

而這種感覺自己這十多年來只從一處地方感受到過,那就是在西洲高昌城內的一座宅院中。

“楊老先生。”終於明白金光是從何而來的隋朝呢喃喊道。

彷彿是在回應他一般,驟然間金光大作,聖潔萬分,將整座心境的黑霧盡數驅除淨化。

繼而心境心湖與天穹接連,清澈心湖與白雲連綿的天幕共一色。

一時之間竟然讓隋便分不清自己此時此刻究竟踩在心湖湖面上還是踏在連綿雲海之上。

隋便看著依舊呈現幽黑之色的下半身,不知為何一點靈犀上心頭,於是他心神一動,無數金光自心境的四面八方如江潮般匯湧而來。

那些金光在靠近隋便身軀半丈之時,化作佛經上的經文,化作道藏中的符籙,化作詩經中的詩賦,數以萬計的金色篆文就這般靜靜地懸浮在虛空之中。

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也有那句雖千萬人吾往矣雖九死其猶未悔。

隋便看著那陳列規整一如書卷中的字篆,嘴唇翕動。

時而誦佛經時而論道義時而吟論語。

當他每吟誦完一句,那句金篆就會飛掠入他的體內,繼而他下身的幽黑之色就會消褪去一分。

當他面前僅剩一句金篆仍舊懸浮在他面前時,他下半身的幽冥黑色已經盡數褪去。

此時的隋便全身通透呈現出琉璃之色。

這是清白之身清洗極致的表現。

當隋便感受到體內再無半點汙垢邪雜之氣時,他對著僅剩的那道篆文,作揖行禮,沉聲說道:“弟子隋便恭謝先生厚禮。”

有間客棧的大堂內,當青雲覺察到客棧外的黑霧如潮水般退去後,他鬆了口氣,這就表示樓上的某人終於洗出清白之身了。

不過即便它們依舊不肯退去,那場宛若甘霖的文運也可以將它們徹底沖刷洗盪乾淨。

他緩緩撥出一口氣,如釋重負地說道:”接下來就看他自己的肚量究竟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