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周修福欲言又止道。

隋便滿臉正色說道:“沒有什麼可是,如今山上人多眼雜,對於我和呂將軍而言是最方便之時了。”

聽到隋便這麼說周修福才放下心來,拱手道:“殿下放心,卑職絕不辱命!”

...

昭陵行宮中。

此時的行宮內已經亂作一團,若不是有皇帝陛下李湯還身在行宮中,只怕眼下行宮內已經是雞飛狗跳遍地狼藉的場景了。

知曉此事的文武朝臣如今已經盡數聚集在行宮大殿內。

他們有為此事爭得面紅耳赤的,也有沉默不語面露凝重之色的,也有面如死灰心中慼慼然的。

大概也只有在此時才能夠看清究竟誰才是大梁的肱股之臣。

得到訊息的李濟民與李雍和兩人已經趕至行宮大殿上,分別站在文武朝臣之首,兩人極有默契得互不出聲,任由身後的朝臣吵得不可開交。

“陛下駕到。”

突兀間一道尖銳的嗓音蓋過了眾人的聲響,迴盪在大殿之上。

幾息之後李湯終於緩緩走了出來,他環顧了殿下的那幫文武朝臣,後者立馬噤若寒蟬,畢恭畢敬。

李湯坐下身來,看向文武百官,問道:“既然李景涼兵變逼宮一事你們都清楚了,那有什麼辦法就說出來聽聽。”

雖然聽到皇帝陛下這般說,但此時卻沒有一人膽敢率先開口。

見到殿下沒有半點動靜,李湯終於一拍案牘,怒斥道:“說啊,怎麼不說了?朕沒來之前你們不是吵得挺兇的?”

怒斥完好像尤不解氣,便將眼前的十數道奏章紛紛扔在大殿上,勃然大怒道:“一群廢物。”

“微臣知罪!”所有人皆是心神一顫,雙膝跪地惶恐不安地說道。

“濟民,你如今有什麼辦法可解昭陵之危?”李湯看著跪在地上的李濟民,收斂起臉上的怒容,語氣盡量緩和地問道。

“父皇,據兒臣所知四弟已經調遣了京畿三鎮的大軍圍山,單憑昭陵山上現有的兵力根本難以抵擋,可能不消半天的功夫行宮宮殿之門就會被攻破!”

聽到李濟民依舊稱呼李景涼為四弟,李湯咬牙切齒地說道:“朕沒有這個逆子。”

“所以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去附近的金陵,洛北,獻武三大城池借兵。”李濟民沉聲說道。

李湯聽到這神色一凜,既然辦法已經有了,那誰去做?

要知道山下可是有數萬精銳甲士,貿然下山只會是羊入虎口十死無生。

李雍和聽到身後寂靜無聲連大氣都不敢喘的群臣,面露譏諷之色。

就在他剛想要開口時,李濟民竟又主動說道:“回稟父皇,兒臣願意率領天策衛殺出重圍去金陵調兵!”

李雍和看著自己被步步搶先,眼神變得陰鷙酷烈。

“父皇,兒臣願意去洛北調兵!”李雍和叩首喊道。

“好好好!”李湯撫掌而笑,之前臉上那冷漠冰霜在此時終於緩和的許多。

“回父皇,大哥作為太子千金之軀不宜以身涉險,所以還是讓兒臣去距離此處最近的金陵調兵吧。”李濟民拱手說道。

李雍和聽到這番話後還想要堅持,但沒想到龍椅上的李湯就已經蓋棺定論道:“就按濟民說的辦。”

“兒臣遵旨。”李雍和沉聲說道。

“啟稟父皇,這次去金陵調兵需要用到虎符。”李濟民正色道。

先前他為了讓其在重查房家當年那場謀逆重案時鬆口,已經將虎符交了出去,這才換來了替房家平冤昭雪的機會。

但在那之後的李濟民除了府上的近衛外已經無權調動別處的一兵一卒。

“哦。”龍椅上的李湯點點頭,陷入了沉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