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以後的大梁(第3/3頁)
章節報錯
廝殺聲持續了許久才停了下來,以至於整條巷道都破碎成了一堆殘磚斷瓦斷壁殘垣。
等到李雍和與李景涼兄弟兩人離開葫蘆口兒後,在祈雨臺負責攔截的霽月與瓊霞也抽身離開戰場。
攔截的目的已經達到便沒必要再同官府的人浪費太多力氣。
至於吳晴與沈萬山兩人見對方撤離後並沒有再率人追趕,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進葫蘆口兒。
可當他們趕到葫蘆口兒時卻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驚呆了,饒是吳晴當差多年閱歷豐富也被震驚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整條葫蘆口兒的街口已經消失不見,準確的來說是整片地面都塌陷了下去,只留下一座數丈之深的幽黑坑洞。
當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過地面上偌大的坑洞,順著地面上的血跡來到其實已經不復存在的好運酒樓時,吳晴手下已經有好幾人低身乾嘔了起來。
地面之上盡是屍體,每隔幾步就有一具,屍體連著屍體,以至於血流成河已經沒有了可以落腳的地方。
踩在粘稠暗黑的鮮血上吳晴檢查著每具屍體,有的是被穿胸而死,有的是被斬斷了腦袋,有的甚至直接是被洞穿頭顱。
總之都死了,而且皆是被一刀斃命。
很明顯,對方將這場一邊倒的屠殺當成了一場狩獵遊戲。
只是在這些屍首中吳晴沒有看到周修福,也沒有看到隋便,那就說明這兩人可能還活著。
很快秦王府那邊就有人來通知吳晴與沈萬山,捉刀郎周修福已經帶著隋便返回。
吳晴望著來也叢叢去也匆匆的傳信之人,怔怔出神。
身材高大的沈萬山緩緩走到他身邊,與其並肩而立。
當下已經日將下落西山,赤金色的餘暉撒在兩人的身上繼而將他們的身影拉的極長。
“吳大人,可以回府衙交差了。”沈萬山提醒道。
被打斷思緒的吳晴終於緩過神來,他吐出一口濁氣,輕聲問道:“怎麼?沈大人是覺得這樁事已經結束了嗎?”
沈萬山覺著身上沾血的官袍有些粘身,所以一邊脫下官袍一邊反問道道:“不是嗎?隋便不是已經被周修福帶回秦王府?”
吳晴轉身指向地上正在被清理拼湊的屍首,出聲道:“那他們呢?整整數十條人命,這樁樁命案怎麼交代?”
他知道這種命案瞞不住的,可能用不了明日,等到今晚他們將拼湊好的屍首運回刑部後,有關葫蘆口兒的訊息就會不脛而走。
沈萬山聞言緘默不語,今日葫蘆口兒確實已經死了太多的無辜百姓,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這樁樁命案是誰所為,但他們卻沒有半點辦法。
難道要他們去太子府將貴為儲君的李雍和捉拿歸案嗎?
沈萬山實在難以想象若真讓視人命如草芥的李雍和登基大寶,那整座大梁將會變成怎樣。
吳晴輕拍他的肩頭,有氣無力地說道:“發生命案並非你們兵部的管轄範圍,沈大人還是先回吧,這裡有我就夠了。”
沈萬山聞言沉吟片刻後點點頭,說道:“那我先回兵部將這裡的事向上頭回稟下。”
等到沈萬山帶人離開後,吳晴深吸一口氣,看著不遠處冉冉點起的萬家燈火,他緩緩閉上眼睛。
其實在很多時候像他們這種小人物根本就沒有選擇權,只能夠在權力交錯的漩渦中順流而行。
其實他也不是很瞭解那位秦王的性情如何,甚至都未曾見過幾面未曾與之有過半句交談。
但相較殘忍暴戾屠殺無辜百姓的李雍和,他更願意擁戴前者坐上那張龍椅。
像他們這種不能夠左右朝堂大局的小人物而言,所想的無非就是見到一個更好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