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朱雀宮內一聲鐘響,深紅大門緩緩開啟,一條通天大道筆直延伸到中央大殿,沿途兩行軍士軍容嚴整,炎凰國尚紅色,軍士都是一身淡紅之甲,看著隱有殺氣。

如果覺得朱雀宮的防備就這麼點軍士,那可就想差了。

首先不算諸多文武的實力,單憑朱雀宮內的學士閣,就足夠鎮住整個朱雀宮。

那裡面坐鎮儒家諸多大能,更遑論朱雀宮之後,還是三士閣。

三士分別為太師、太傅,太保,以及小三士,少師、少傅、少保。還得算上一位授論先師,這可是儒家近聖!

其次,正道府與衛道府左右拱衛朱雀宮左右。這兩大府一個負責山下修行中人之事,一個負責山上修行中人之事,不管哪個,都是實力滔天,高手如雲。

最後,還得加上暗佈於整座落鳳城之下的九陽焚天陣,整座落鳳城可謂銅牆鐵壁。

這,僅僅只是朱雀宮附近明面上的防備力量。若是把這力量範圍一直延伸到落鳳城外的蒼梧山,那就不得了了。

蒼梧山上,左山立著道家六脈之玄清一脈,右山立著佛門八宗之禪宗。山腳附近,便是棲梧學宮,距離蒼梧山大約五十里外,便是炎煌軍營。

無數年傳承下來的神州五國之一,可不是說著玩的,就算上天界的頂尖高手來了,也不敢放肆!除非這位頂尖大能的實力去到可以無視一切的程度。否則……任你功蓋先天,來到此地,是龍給我盤著,是虎,給我臥著。

此時,天邊初陽沿著蒼梧山爬出,當第一縷陽光灑落朱雀宮時,諸多文武魚貫而入,拾級而上,跨入古樸厚重的朱雀殿。

當朝建武帝生有九位皇子,依次站在丹犀之側,丹犀九級之上左邊是綵鳳翱天尊,右邊是大風捲地尊,綵鳳與大風,皆是傳說中朱雀十裔其二,綵鳳主祥,大風主殺。正中央立著一扇大鏡,鏡上有字。

‘天心高懸’

這不是傳說中炎凰初祖得到的那面熾陽古鏡,這面大鏡是一件玄寶,但凡玄寶,必有其秘,這面大鏡是儒家正器之一,名為‘正心鏡’。可引動天地浩然正意鎮於此間,任何奸倭無可遁形。

正心鏡之後是一扇不知何材質建成的屏風,上方是萬里山河翔九鳳之圖,炎凰一國先祖雖然自認是朱雀血脈後裔,卻不敢真個將朱雀名頭頂在身上。

畢竟,朱雀乃天之四靈其一,位格太高了!

朱雀名頭不敢落於實處,但是……藉著朱雀後裔血脈的膽子,卻是有的。

於是,漸漸就變成了鳳凰血脈。

也正因為這個說法,才能與妖界的四部後裔其中的飛鸞一族結成同盟。

畢竟,大家都算是朱雀後裔血脈嘛。

屏風之後,便是皇位了,通常,當代人皇就坐於屏風之後聽取文武百官彙報,由執筆郎往來傳達殿議之事。

諸官依序站定,禮部郎一身文衣出丹犀,朗聲讀完殿議之儀後,屏風之後便傳來建武皇的聲音。

“諸君開始吧!”

當下,諸官便按國事類別依次彙報,先是兵事,然後民事,最後修行之事。炎凰承平日久,除了兵事多有頻繁調動之外,民事不外乎就是某地天災,鋪橋修路等等之類,每日殿議所耗時間最多的,就是修行之事了。

沒辦法,神州是一個偉力集於自身的文明,相比於普通人的渺小,強大者強若神明,總有一些目空一切的傢伙視眾生為螻蟻,行事無所顧忌,無法無天,說白了就是不拿人當人看,這種人就別指望他們會平等看待普通民眾,有甚者,為了血祭之類的事,屠滅一城之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

每當衛道府與正道府中人出列,文武諸官,包括建武皇,盡皆頭痛不已。

好不容易結束,然後還要面對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那就是妖事府了。

當然,相比於修行中人與普通民眾之間的衝突,妖事府就像是疥蘚之疾,管著吧,又有些拿捏不住,放任不管嘛,這玩意弄不好,也是會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