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瞄了眼大兒子,隨即問道:

“吳總, 咱們開啟天窗說亮話, 這個忙你們能不能幫?”

吳總摸了摸下巴,斟酌道:“人數太多了,估計有難度。”

“夏建集團這麼大的規模,引進這麼點人才,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

“你這就外行了,我們從事的主要是基建行業,這是咱們國內的強項,根本不需要引進人才,審批不好過啊!”

徐東直接問道:“吳總,有什麼主意您儘管開口。”

“咳,住房問題很好解決,咱們可以直接建個員工小區,博海新區一窮二白,很容易就能審批透過。

至於引進人才,光靠我們一家肯定是不夠的,你們可以去市裡問問,對他們來說,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嗎?”

“市裡?你的意思是找何市長?”

“對,你別忘了,市裡同樣是大股東。”

徐東苦笑道:“不行,你也知道,最近這段時間比較敏感,何市長沒準會更進一步,這時候去,不是給人家添堵嗎?”

這點覺悟,他還是有的。

而且移民問題,一向比較敏感!

“那就再等等?”

“等不了,這批人說不定已經登船了,最多兩個月就能抵達,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谷惘

三四月份,剛好是換屆時間。

“要不多找幾家公司分擔一下?一家掛靠個百來人,七八家就夠了。”

“哦,吳總您這邊有路子?”

徐東欣喜道。

吳總點點頭:“有是有,不過咱們醜話說在前頭,這個掛靠費嘛,恐怕不便宜!”

“怎麼收費?”

“這個數。”吳總豎起四根手指。

“四千?”

“四千能幹啥?每人四萬,換成其他人出門,十萬都辦不下來。”

吳總說得是大實話,這事畢竟存在風險,一般人連擔保人都找不到。

徐東暗自計算了一下,如果加上家屬,大概有上千人需要掛靠,如此算下來就是四千萬。

多也不多,少也不少。

關鍵是這筆錢用途“不明”,算是打了一個擦邊球,不能走公司賬戶,只能由他私人支出。

“行,四萬就四萬,我掏了。”

兩百億都掏了,不能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