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董,我想再試試。”

葉慧有些不甘心。

“你想怎麼試?”

“我想轉型生產收音機。”

葉慧回答道。

剛剛在路上,她想了很久。

那個譚店長說得沒錯,他們生產旳手機沒有一點優勢,技術是買來的大路貨色,成本也比不過別人,等待他們的只有是死路一條。

而生產收音機就不一樣了。

收音機的市場幾乎是手機的上萬倍,做好了還能出口國外,前景非常廣闊。

徐爸沒有葉慧的盲目樂觀。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他一下子就看出了弊端,生產收音機雖然能勉強維持下去,但公司的發展潛力也就這樣了,看不到一點未來。

沒有技術的公司,終究不長久。

這是麵包廠給他的啟示。

可樂麵包廠為什麼能越做越大?

還不是因為廠裡掌握了很多“獨門秘方”,就連哪些國企大廠都要跟他們引進技術。

而引進技術是有條件的,必須用市場來換,就是靠著這一條,他們把麵包廠開遍了沿海幾大城市。

一舉奠定了食品行業的龍頭地位。

“葉總,聽我一句勸,放手吧,昌明公司沒救了。”

“徐董,您……”

葉慧一臉錯愕。

徐爸立馬安撫道:“你放心好了,我這邊有一家更有前途的公司,正準備交給你來打理。”

“什麼公司?”

葉慧瞬間被轉移了注意力。

“暫時保密,因為這家公司目前還沒拿下來,等收購了,我再告訴你。”

徐爸賣了一個關子。

“徐董,昌明公司真的沒救了嗎?”

“沒救了,昌明公司連個實驗室都沒有,能有什麼前途?難道指望再來一次超級大耀斑?”

“也許說不定呢?”

徐爸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葉慧,你太讓我失望了,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鑽牛角尖出不來。”

葉慧不由得低下腦袋,同時也完全清醒過來,她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以前那個精明幹練的“葉慧”, 終於上線了。

“徐董, 我明白了。”

“你明白就好, 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你幫我把昌明公司處理了,能收回多少成本就收回多少, 千萬不要拖沓。”

徐爸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