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數碼店,葉慧居然也來了。

最近這五年,老徐家旳幾家公司都在蒸蒸日上,只有一家公司除外,那就是葉慧領導下的昌明公司。

其實這也不奇怪,昌明公司之所以能發展成今天這個規模,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歷史機遇。

換句話說,託了政策的福。

而大耀斑爆發至今,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之前大規模上馬的植物工廠差不多接近了尾聲。

其標誌性事件,就是容安新區種植基地的全面建成。

在這片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超過了2000萬噸,差不多能養活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

昌明公司本身就是依靠植物工廠的訂單起家,如今隨著大環境的改善,再加上電子行業的復甦,直接導致公司陷入了困境。

葉慧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當然意識到了眼前的危機,因此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就向徐爸提出了轉型建議。

徐爸自然是雙手贊成。

本來轉型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條是原本就制定好的方案,主要是收購一家電子零部件生產廠家,從最基本的做起,一步步向上游發展。

可惜,方案還沒開始就夭折了。

因為官方規劃的兩大電子產業聚集地,一個在琴島,一個在羊城。

首都這邊的定位,主要還是糧食生產基地和重工業基地,並不合適發展電子產業。

沒辦法,葉慧只能選擇退而求其次,也就是走另外一條路,直接越過電子零部件,做終端產品。

選來選去,她最終將目光放在了手機上,不是智慧機,他們沒有相關的設計和研發能力,只能做最簡單的功能機。

經過將近兩年的努力,如今終於生產出來了第一批手機。

“譚店長, 你們賣了這麼多年的手機, 你覺得我這批手機好不好賣?”

葉慧直接問道。

譚邦祥看了一眼大姑父。

徐斌沒弄懂大侄子的意思, 不由得疑惑道:“你看我幹嘛?葉總問你話呢,你老實回答就是了。”

“咳,譚店長, 有話請直說,不需要有什麼顧忌。”

葉慧安撫道。

“那好吧!”譚邦祥點點頭, 嘆氣道:“葉總, 恕我直言, 你們這批手機恐怕不大好賣啊!”

“哦?什麼原因?”

“首先,手機牌子是新的, 知名度不夠;還有就是價格有點小貴,屬於那種上不上,下不下的檔次, 兩頭不討好。”

葉慧皺了下眉頭, 他們畢竟只是小廠, 不可能花費太多的廣告費, 所以知名度只能靠慢慢積累。

至少在短時間內是無解的。

至於價格嘛,首都地區的人力成本, 比其它地方要高一些,再加上壓不下進貨價格,成本確實有些虛高。

徐斌連忙勸說道:“葉總, 邦祥他瞎說的,你別放在心上。”

“沒事, 譚店長說得很有道理,也在我們的預料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