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趙勇自從接旨後,變得安分起來,謀士程化道,“王上,皇帝此次旨意雖表明,不會怪罪於你,實際是因為他懼怕你這二十萬雄兵,還有這西境的伊國,現汗國已臣服,待時機成熟,必將調轉頭來對付您。”吳王趙勇道,“沒想到會這樣,那現在該如何做?”

正在此時,伊國派使者前來,使者道,“聽聞吳王被皇帝斥責了,吳王可是為帝國立下不世之功的,怎能這樣對您。”吳王趙勇道,“那又能有什麼辦法?”使者道,以您的能力,做皇帝是綽綽有餘的,我伊王願與您結盟,助您當皇帝。”吳王趙勇道,“條件是什麼。使者道,“西境的十五座城池歸伊國所有,我伊國願傾全國之力助你,還有蠻國也可發兵五萬相助,傾三方之力,何愁您大業不成。”吳王趙勇道,“讓我再想想,三日後,給你答覆,”使者道,“我時刻恭候您的大駕。”

京城內,張嫣去找趙廣道,“聽說你救了汗國的蘭依公主?”趙廣道,“是,怎麼了?”張嫣道,“她漂亮麼?”趙廣道,“還行,不過不及你美,”張嫣聽後,捂著嘴笑了起來,道,“花言巧語,不過很受用。”正在此時,蘭依也來找趙廣,看到張嫣道,“你是誰?”張嫣挽著趙廣道,我是趙廣未過門的妻子,你是誰?”蘭依道,“不行,我們公平競爭,”張嫣道,“好呀。”趙廣無奈地搖搖頭。

回到軍營,進入帳內,孫寧打趣道,“我也要和她們競爭,”趙廣道,“你怎麼知道?”孫寧轉過身道,“碰巧路過,聽到了。”趙廣道,“雖然感覺這事很荒唐,但能被三大美女同時追求,我心裡挺滿足。”孫寧生氣道,“誰要追求你這個浪蕩子,想得美,”說完轉身走出大帳。

三日後,吳王趙勇道,“若此時起兵,名不正,言不順,該怎麼辦?”謀士程化道,“既然眾臣參您,不如就以清君側之名,起兵。”吳王趙勇道,“好,就這麼辦。馬上把伊國使者找來商量。”

伊國使者道,“蠻國已派合爾布率五萬大軍向邊境進發,我伊國的十萬人馬已整裝完畢,現在就看吳王您的了。”吳王趙勇道,“本王親率十五萬人馬進發,清君側。”

朝中,邊關八百里加急,傳到了皇帝手中,總管丁策讀道,“邊關危矣,蠻國大將合爾布率五萬大軍陳兵邊境。”眾臣議論紛紛,護國公張洪道,“臣張洪願率兵前去,皇帝道,“好,朕給你五萬人馬,任命你為元帥,安北侯吳勝為副帥,明日出徵。”二人領旨,謝恩。

第二日,眾臣送行,張洪,吳勝率五萬人馬浩浩蕩蕩向邊關駛去。朝中,總管丁策道,“西境急報,吳王起兵,親率十五萬人馬連破三關,打的旗號為清君側。”

眾臣譁然,皇帝道,“吳王反了,竟然要清君側。”左丞相王俊道,“陛下,臣以為既然吳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那以殺周儒便可平吳王之怒,此戰可免。”攝政王趙德道,“吳王已反,怎可再殺忠臣。”國丈鄭紹道,“殺一人,為天下人,有何不可,況此事因他而起。殺了周儒,吳王便沒有理由再行清君側。”太尉蘇文道,“若吳王繼續向前呢,”明王趙啟道,“若吳王繼續,則是逆天而為,必敗無疑。”右丞相徐正道,“殺了周儒,如何服眾,今後,御史言官們人人自保,又有誰敢向陛下進言呢?”

皇帝道,“朕雖然討厭周儒那個腐儒,但他的進言無錯,朕乃天子,豈能顛倒是非黑白,向反賊低頭。既然他要清君側,那麼朕便要替先帝清理門戶,此次吳王來勢洶洶,朕決定派兵二十萬,眾位愛卿誰願領兵前往?”

攝政王趙德道,“臣弟願往。”趙睿,張斌,趙廣,蘇徹,鄭興等人皆言願往。明王趙啟道,“兒臣也願往。皇帝道,“好,封攝政王趙德為元帥,明王趙啟為監軍,趙睿為副帥,張斌為先鋒大將,蘇徹,鄭興為左右將軍,率領本部人馬,共計二十萬,三日後出征。”趙廣道,“陛下,此戰為何無臣?”皇帝道,朕身邊也需要守衛京城之人吶,你就暫代大統領之職。”趙廣道,“臣領旨。”

散朝後,趙廣,蘇徹,徐衛聚在一起,徐衛道,“蘇徹,恭喜你,又要帶兵出征,建功立業了。”趙廣道,“是呀,滿朝武將盡皆出征,獨留我鎮守京城,這叫什麼事。”蘇徹道,“你也別灰心,咱們還年輕,將來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三人聊了一個時辰,蘇徹道,“我先告辭了,我還有事。趙廣道,“不會是見你那位韓萱姑娘吧?”蘇徹道,“你知道的太多了,”說完做出一個抹脖子的手勢。徐衛無奈的笑著搖了搖頭。

蘇徹找到韓萱道,“萱兒,我就要出征了,這次不知要打多長時間,我來看看你。”韓萱道,“我聽我父親說了,這是我特意去保國寺為你求的平安符,你一定要平安的回來,切記要保護好自己。”蘇徹將平安符裝在身上,一把抱住了韓萱,道,“待我得勝歸來,我上門提親,”韓萱道,“好,我等著你來娶我。”

王府內,上上下下忙著晚宴,張斌,張嫣,蘇徹,徐衛都到了,攝政王趙德道,“此次大戰,數十年都難遇一次,望各位竭盡全力,打贏此仗,睿兒,斌兒,徹兒,你們三個都是我看著成長起來的,這次隨我出征就仰仗你們了。”張斌道,“不敢,王爺乃是戰神,全仗您帶我們建功立業。”趙德道,“廣兒,你也不要因上不了戰場而氣餒,守衛京城責任重大,你要恪盡職守。”趙廣道,“兒一定守好京城。”趙德道,“好,今夜暢飲,明日休整一日,後日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