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美女作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紅軍迅速回憶,無論是這一世還是穿越之前,他好像從未見過這個女孩。
讀者?
“我是夏紅軍,請問你是?”
女孩羞澀一笑,然後自我介紹道:“我叫衛慧,在復華中文系讀書,我喜歡你寫的詩歌。”
衛慧?
夏紅軍聽過這個名字。
70後作家,她的代表作就是那本頗為爭議的《上海寶貝》,她的半自傳,在千禧年左右出版發行,引爆了中國文壇廣大爭議、風靡了中國年輕一代、吸引了國際媒體報導。
夏紅軍也因好奇曾經偷偷買過這本書,他記得封面是衛慧本人的大頭照,她的長髮順澤地落在兩旁,一雙黑溜溜的眼睛,直直地看著廣大讀者。
對!
應該就是雙眼睛!
老是盯著一個女孩看是不禮貌的,夏紅軍當然也不敢完全確定此衛慧就是彼衛慧。
不過,這重要嗎?
既然是自己的讀者當然要聊幾句,三人就站在街頭閒聊,衛慧聽說夏紅軍過幾天要去復華講座,很高興說到時候一定去聽。
“衛慧同學,你最喜歡我寫的那首詩?”夏紅軍半開玩笑半認真問道。
“說真話嗎?”
“當然。”
“我的同學好多喜歡你那首《鏡中》《春》還有《路人》但是我最喜歡你那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我天!
聽到姑娘這句話,夏紅軍確定無疑此衛慧就是彼衛慧。
就是因為那本《上海寶貝》!
書中大量描寫異國情侶纏綿、探索女性情慾,過多的敏感現象描寫如同xing戀、吸du、性等,很快就被封禁。
眼前這個看上去很婉約具有中國古典美的姑娘,內心裡已經有了瘋狂的種子,否則能寫出那樣的書?
不過,拋去這些這本書還是有可取之處,寫作手法很明顯是受了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的影響,裡面面可解讀的、可分析的年輕一代女性的形象,我們可以看到她和張愛玲、王安憶筆下的上海,既揉碎於其中,同時又加入了這一代青年的獨特經驗。
只是不是夏紅軍的菜。
和兩個女生站在街頭聊了會就彼此告別,夏紅軍叫了一輛出租,直奔自己住的招待所,在車裡他還想著今晚的偶遇。
衛慧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女作家在文壇上逐步展露頭角的時候,有一家雜誌在本世紀末,策劃的“70 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專號”以及由此衍生個響亮群體:“美女作家”。
包括衛慧、棉棉、安妮寶貝等.等....
而一代青年所熟識的青春諸如《上海寶貝》《啦啦啦》《告別薇安》《七月與安生》等都是出自她們之手。
其中,好幾個都是生活在眼前這座大都市。
這個充滿活力和慾望,開放而又孤獨的城市。
老一輩的還有王安憶、陳丹燕、程乃珊等女作家至今還活躍在文壇上而奇怪的是,男作家出名的沒幾個。
難道真應了那個詞?陰盛陽衰?
不過,明天夏紅軍去拜訪的是個男性詩人,陳東東,他是這次夏紅軍來申城到高校進行詩歌講座的牽線者。
陳東東是活躍在八十年代詩壇的詩人,申城師範大學畢業,和詩人王寅、孟浪、劉漫流等創立了“海上”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