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收入這東西,細水長流,《平凡的世界》稿費只有三萬塊,但幾十年後,據聽說光印刷1900多萬冊,光賣給電視劇版權就600萬!

相比自己這邊經濟寬裕,燕山詩歌發展基金這邊得多操心。

今年三月基金會公佈了1990年度決算支出,共計花費32105.9元,這裡面主要支出是在成都舉行的第一屆燕山詩歌獎包括獎金、會議費、差旅費等。

去年的收入,除了夏紅軍捐贈5萬,還還有盧偉海、尚仲敏以及遠在海外的北島等的捐贈,共計64000元。也就是說一次就花掉基金會的一半收入。

當然這裡面沒有包括富婆柳慧芳捐贈的五十萬港幣,不過被夏紅軍投資到香江的信託公司用於理財增值,暫時取不出來。

今年又陸續接到國內私人捐助,特別是夏紅軍在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提到燕山詩歌獎,一些詩歌愛好者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慷慨解囊,截止到昨天一共收到13250元捐贈。

今年詩歌頒獎可以如期舉行,但明年呢?

非要動柳慧芳的捐贈?還指望這筆收入在香江股市上賺大錢呢。

實在不行自己再捐贈些?

當然可以,但這不是長久之事啊。

看來,自己要去拉點贊助?

不過夏紅軍沒想到的是,有人主動送錢上門。

現在是五月底,燕京的天氣已經很熱,今天是週末,燕山基金會的一幫人齊聚夏紅軍家,審稿的審稿,編輯的編輯。

院子大門半掩著,土狗豆苗臥在照壁旁邊的槐樹下,吐著舌頭坐著忠實的看門衛士。

突然,豆苗衝著門口狂叫,又聽到門外傳來汽車的聲音,夏紅軍穿著背心褲衩從屋裡出來,就看到幾人站在門口。

為首的一個六十左右的老者,白襯衣短袖藍褲子,留著平頭,膚色黝黑粗糙像一個老農。

但他身後三個膀大腰圓的年輕人帶著墨鏡,像是老頭的保鏢,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穿著西裝戴著金絲眼鏡的男人,手裡提著一個黑色公文包,微微彎著腰走在老頭身邊,一副秘書模樣。

這樣的組合讓夏紅軍感到奇怪,他走了過去和藹的問道:“你們是?.”

“你就是夏紅軍吧?我在電視上看過你。”老頭先開口了:“嗯.....比電視上還年輕,年輕就是好啊......”一口濃重的天津腔。

夏紅軍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又問道:“那請問你是?”

“你不認識我們支書?你不看報紙?沒看前年的春晚?”旁邊那個帶著金絲眼鏡的年輕人插話道,隱隱帶著質問的口氣。

哎呦.....

真是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不過天下支書千千萬,我好像就認識原來後溝村的老支書。

“小張,對夏作家說話客氣點!”老頭呵斥了一句,又笑著對夏紅軍說道:“我叫禹做民,天津大邱莊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