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要不先寫一篇試試?(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天,還飄著小雪,站在縣城郊北叫寶原的地方,一處堰口邊當地人叫午門堰,旁邊還有一處廟宇,叫唐公廟,看上去比較破舊。
當三人進去讓夏紅軍吃驚的是裡面還挺大,三進四院,太白樓、觀音閣、望江樓、碑亭、官房等明、清古建築群三十餘間,面還有好些古代立碑,最夏紅軍發現最古老的竟然是宋朝紹興年代(宋高宗)的,只不過歲月的洗刷再加上剛剛經歷過那個動盪年代,這些碑文已經殘缺不全,好多很明顯是剛剛用水泥粘上的。
裡面住沒有和尚而住著一個老人——姓楊,正是負責看管這個堰口的,說這個廟宇是專門紀念午門堰的最初修繕者,漢朝一個叫唐公房的人。
他指著堰口有五個洞,正在並列進水,笑著說別小看這個工程,始建於漢朝,主要是引水灌溉、洩洪作用,經過歷代修繕到現在還發揮著作用。
這不是小一號的都江堰嘛……
夏紅軍馬上明白過來。
“My God, its 2,000 years old,(我的上帝,兩千多年曆史!我們國家才建國二百年!)威爾斯驚驚呼。
切…..
夏紅軍撇撇嘴,隨便這裡撿個磚頭估計就比你們國家歷史長。
楊大爺聽了卻呵呵一笑,說寶源這一帶人傑地靈,在明清時候出了好多舉子,許多人在朝廷做官,有名的書香之地。
“譬如這個午門堰,漢唐公房開始建造,清嘉慶十年《唐公車按畝攤錢的批覆》專門有記載。:“唐公始於漢朝,疏小渠以灌田,流鼻底而歸河。“據午門堰碑和《西坪縣誌》記載,歷代修堰名人輩出,如修堰先賢:除了唐公,還有宋代的薛可光;元代的蒲庸;明代的郝晟、喬起鳳、高登明等;清代的毛際可……”
楊大爺一口氣說出好多古人名字,可惜夏紅軍大部分都沒聽說過。
“呵呵,東漢靈帝時所立“仙人唐公昉碑“載:“唐公房新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為郡吏,遇真人,舉家昇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成語就從這裡而來。”楊大爺最後說道。
還真有此事?夏紅軍幾人面面相覷。
“咱們西坪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兩漢和三國時期,遺蹟眾多,可惜的是沒人宣傳沒人寫出來啊。”楊大爺頗為遺憾。
看著在一邊拿著相機狂拍照的威爾斯,李彥成對夏紅軍說道:“老夏,你不是特會寫文章嗎?為啥不把咱們縣的人文歷史寫出來?”
這好像是個理。
夏紅軍突然想起了賈平凹寫的散文集《商州初錄》和《商州又錄》。
《商州初錄》已經發表,在文壇上引起轟動,在《商州初錄》中,賈平凹以多情、詩話的筆調展現了在商州文化氛圍中人們的生存方式和風土人情。
是商州的自然之美,透過商州的地理、風俗、風情等這些商州文化的表層,再現了商周人民生活的一種文化氛圍。
夏紅軍來到這個時代以前都很喜歡這個散文集,有一年遊玩的時候還專門去過一次商州,結果大失所望,真心一般。
現在想想還真不如漢湖這個地方,不過賈平凹的目的達到了:“為商州寫一可以天下流傳的地理之書”。
咱也寫寫?
咱現在也是西坪人嘛…..
要不先寫一篇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