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學校來了記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紅軍在放假之前收到過梅麗的來信,說她準備寒假去定西找他玩的,不過現在陳招娣在她就不去了,留在燕京複習功課。
“夏紅軍,說內心話,我一直有些想不明白,甚至不服氣,你為啥會喜歡陳招娣?但我當知道她竟然願意休學一年陪去你那麼窮的地方,就明白了許多。”
“我甚至相信,如果你鐵了心在那個貧困鄉村教一輩子書,她也會跟著你,無怨無悔。”
“有天晚上,我一個人站在正陽門外的天橋上,看著這繁華的都市,又想起了遠在西北小村莊的你們。當時我問我自己,如果我是陳招娣,我能像她那樣嗎?”
信寫到這裡,戛然而止。
梅麗沒有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
......
熱熱鬧鬧的春節過後,夏紅軍就和從老家趕回來的陳招娣一起踏上前往西嶺北部的旅程。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
日子就這麼淡淡的過著,在定西縣城師專的劉寶來了好幾次,主要是夏紅軍擺脫燕京的郭前進給他專門郵寄了一些外國的科幻。
如儒勒·凡爾的《海底兩萬裡》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
男孩看的如醉如痴,慢慢的不再堅持自己當初的想法,開始動手寫科幻,還說將來回到前溝村來教書,教書寫作兩不誤。
這讓夏紅軍想起另外一個蝸居在在娘子關電廠的科幻大神,在白天在枯燥工作,晚上到了孤寂的夜晚,仰望著漆黑的夜空,思緒早就躍入星辰大海。
教劉巧玲的音樂理論也在繼續,或許是看到自己的夢幻般的未來,女孩更加努力刻苦,臉上開始露出笑容。
春天到了。
悄無聲息,從地裡冒出針尖一樣的麥苗,沒有課的時間,夏紅軍喜歡拿著相機尋找著高原上少見的綠色。
當然忘不了給自己的學生拍照,孩子們是很喜歡照相的,夏紅軍還專門給班長吳春拍過一張特寫。
坐在簡陋的課桌邊,手裡拿著鉛筆,微微抬起頭看著前方,眼睛很大,像極了那張作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大眼睛”。
夏紅軍抓拍下來。
今天陽光燦爛,藍天白雲朵朵,這在早春經常是灰濛濛的黃土高原並不常見,夏紅軍沒時間曬太陽,正在有些陰暗的窯洞裡給學生們上語文課。講的是魯迅先生寫的《在仙台》:
“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
學生們在夏紅軍的領讀之下,大聲朗讀著。
....
......
遠處,一輛驢車正晃晃悠悠向山樑這邊趕來。
趕車的是曾經送夏紅軍來學校那個孫老頭,後面坐著一箇中年男人,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看上去像個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