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八年的《科學文藝》,在1987年第一期發行突然出現了延期,雖然只比正常發行晚了一天。

大西北,某縣城。

“同志,《科學文藝》到了嗎?”在縣城的新華書店裡,一個穿著有些破爛的少年站在櫃檯外面問道。

“還沒到。”女營業員正在專心的織著毛衣,頭也不抬回答道。

“不是每月15號準時到嗎?”少年想了想又問道。

“我怎麼知道?那你要去雜誌社!”女營業員很不耐煩的回了一句。

少年嘴動了動,最後沒再說什麼轉身出了新華書店。

外面昏黃的天空,寒風吹過打在臉上生疼,街道上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少年裹了裹身上的棉襖,低著頭向城外走去。

這是大西北黃土高坡上非常常見的小縣城,街道又窄又短,少年沒走多長時間就到了郊外。

不過對他來說,旅程剛剛開始,他還要走將近兩個小時路程才能到達他住的叫後溝村的地方。

看了看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坡和眼前這條泥濘的小路,少年裹了裹身上的棉襖,迎著刀子般北風,深一腳前一腳向山坳裡走去,小小的身影慢慢消失在群山之中。

少年叫劉寶,今年十五歲是後溝村的一名很普通的農家弟子,但唯一不同的是學習很好,在捻子鄉初中上初三,他也是正個後溝村唯一一個上到初三的後生。

和這個年代大多數喜歡學習的少年一樣,他喜歡讀書,喜歡文學,但有些不同的是他更喜歡科幻文學。

他讀到第一篇科幻是《飛向人馬座》,那時候他剛剛上初二,那本書還是從老師那裡借來的。

當看完以後,他被震驚了。

原來,每天晚上抬頭看到的那些星星,竟然是這麼神秘,黑漆漆的夜空深處,竟然如此宏達。

從此他就愛上了科幻,發誓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要成為一名科幻作家,為此他每月省吃儉用,寧可早上不吃早飯餓著肚子,也要攢些錢購買每月一期的《科學文藝》。

今天是星期天,他早早從家裡出發,拿著積攢了半個月的一塊五毛錢冒著嚴寒趕到縣城購買這本雜誌,結果還沒到!

趕回家已經是下午。劉寶又累又餓,家裡沒人都去後山幹活。他進了窯洞收拾了一下東西,從另一個窯洞裡找到一塊榆錢餅,然後背起一個蛇皮口袋,裡面裝著半袋小米。這是他要交到學校的口糧。

啃著又乾又硬的榆錢餅,揹著口袋,挎著書包,劉寶出了門沿著小路向前走去,他要去學校上晚自習。

翻過一道梁,他突然停了下來,前面山坡上出現了幾孔窯洞,很破爛和普通農戶家的窯洞沒啥兩樣,唯一不同的是窯洞前面空地上有一個旗杆,上面有一面已經褪色的國旗在風中招展。

這是他曾經上過後溝村小學。

學校很小,老師更少只有一個。

今天是週末,學校沒有學士,只有那個老師站在院子裡,看著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楊老師。”

劉寶忍不住叫了一聲。

那個叫楊老師的,年齡並不大,二十七八的樣子,穿著一件灰色的中山裝,看到有人叫他轉過頭來。看到是劉寶,笑了:“劉寶,去學校?”

“嗯…….”劉寶說了聲,走過來又問道:“楊老師,你在院子裡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