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最高的禮讚!(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篇中短篇,篇幅不長,雖然夏紅軍記不不清一些細節的,但是故事的主要情節他還是記得的。
再說,大劉的科幻重在“點子”和透露出深刻的哲學和社會思想,寫故事的文筆倒也一般。
而這,恰好是夏紅軍所擅長的。
北島他們在樓上跳完舞回來,夏紅軍已經寫好,正在對某些地方的遣詞造句進行修改。他看到夏紅軍一晚上就趴在桌子上寫個不停,有點好奇,就過去想看看到底在寫什麼。
原來是在寫!
“北島老師,你幫我看看?”夏紅軍笑著把稿子遞給他。
詩人寫很常見,北島自己也寫過《波動》,今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但沒想到夏紅軍竟然寫的是科幻!
過了會,北島看完一臉感慨:“小夏,我不懂科幻,但就這篇所表達的深刻含義讓我深受感動。教師這職業實在是太偉大,想想那些年,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多少包括老師在內的知識分子進了牛棚…….”
得……這話沒法再聊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夏紅軍請了家,穿上大衣出了酒店,直奔位於人民南路的《科學文藝》雜誌社。
和《星星》雜誌社熱鬧的場景相比,《科學文藝》雜誌社顯得冷冷清清,甚至有些寒酸。不到十人就擠在三間辦公室裡,房間裡到處堆積各種文稿,顯得有些凌亂。
楊筱單獨一個辦公室,見到夏紅軍顯得很熱情,招呼他坐下,給他倒茶水好笑著說準備去參加詩歌節可惜沒有買到門票。
“你知道嗎?詩歌節的五塊錢的門票竟然炒到五十塊,竟然還買不到。”楊筱嘖嘖說著,她著實也沒想到詩迷們如此瘋狂。
“如果,科幻能有詩歌的一半,不,十分之一的盛況,我就滿足了。”楊筱說道最後嘆了口氣。
夏紅軍沒法回答。
科幻一直是很小眾的,別說八十年代科幻處於低谷,即便到了千禧年後,在暢銷市場上,科幻的佔有比例非常小。那時候主流屬於玄幻、仙俠、官場、盜墓、職場那些熱門。
即便出現了《三體》那樣鉅著,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熱,但熱鬧過去依舊歸於沉寂。
“好啦,不說這個,你帶來嗎?我先睹為快。”楊筱笑著問道。
夏紅軍從背的書包裡拿出《鄉村教師》的底稿交給了楊筱。
楊筱接過來看幾年,秀眉微皺。
這是科幻?
這明明就是“尋根文學”嘛…….描寫某個封閉的小山村所呈現出來的落後和愚昧,而那個老師,不就是那個動盪年代裡被打成臭老九的知識分子形象嘛。
這種現在一抓一大把而且寫的比這還深刻。
如果不是衝著夏紅軍這個名字,放到是個不知名的青年,早就把這篇仍在廢紙簍裡。
純粹浪費時間!
但是她看到筆鋒一轉,出現了在銀河系的光年尺度的兩大文明的宇宙戰爭,馬上意識到這真是一篇科幻。
“雙線敘事的結構的?”
楊筱腦海裡馬上出現了一個名詞。
這很有點像那本朋友從日本帶回來的村上春樹《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透過兩條敘事線共同展現同一個主題。即便兩條敘事線偶然相交,也只是空間層面的物理相交,劇情上仍無內在聯絡。
難道是作者想透過兩條平行敘事線(星際戰爭和李老師臨終告別),來表達“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一思辨性主題?
對,就是這個!
因為書中還提到了魯迅。
魯迅的雜文楊筱看的多了,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