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芳華》出版之後,夏紅軍就很注意有關南疆前線戰事的時事新聞。

果然,五月中旬,新華社對外發布了一則訊息,參軍大學生徐良英勇負傷。這份簡短的新聞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但是隨後《中國青年報》在頭版頭條報道“戰地百靈血濺老山“。

詳細講述了安西音樂學院四年級學生徐良投筆從戎,在前線奮勇殺敵光榮負傷的英雄事蹟。再次之後國內各大媒體開始報道轉載,夏紅軍就知道《芳華》這本書會跟著水漲船高。

當然對於徐良的宣傳高潮是在1987年春晚,他和另一位女歌手合唱那首膾炙人口的《血染的風采》,他和他那首歌瞬間傳遍大江南北,全國掀起了學習英雄的熱潮。

出報告文學、拍電視劇…….

那個時候才是《芳華》這本書熱賣的時候吧。

但是讓夏紅軍沒想到的是,芳華的熱賣因為另一件事來的要早些。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

葉詠梅坐在辦公桌邊秀眉微皺,她手裡拿著一份檔案。

這是電臺領導轉給她的來自上級部門的紅標頭檔案,要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配合當前宣傳重點,播音一部反映前線戰士英雄事蹟。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自然落到了文藝部“長篇連播”節目編輯組的頭上。

葉詠梅當然明白上級的意思,這段時間國內各大媒體輪番報道在前線戰鬥負傷的那個大學生士兵徐良,作為國家的喉舌的央廣電臺自然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可是。

現在市面上公開發行此類的實在是太少了啊,這讓她很是頭疼。

到處都是先鋒文學作品,風格新奇,內容怪誕。要麼就是前兩年流行的傷痕文學,敘述了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各種人物悲劇性的遭遇。

前兩年比較火的《高山下的花環》《凱旋在子夜》這樣優秀的軍旅在央廣電臺都早就播音過,難道現在來個熱剩飯?

實在不行,就這樣吧…..

葉詠梅輕輕嘆了口氣。

想到每年各種出版社都要發行出版幾千部部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竟然找不到一本適合朗讀的軍旅,實在是感到悲哀。

“梅姐,梅姐。”一個姑娘風風火火闖了進來,手裡還拿著一本書。

“我昨天去新華書店逛,發現了一本書,你看了絕對喜歡!”姑娘揚了揚手裡拿著那本書籍。

葉詠梅看到了封面上名字:《芳華》

非常具有文藝色彩的名字,副標題更是充滿了文藝氣息:

致我們和他們的青春。

可是,竟然是一部軍旅!寫的是前線文工團的故事!

扉頁上,寫著一首歌詞: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漓漓鮮血染紅它

啊~啊~

......

......

葉詠梅當然知道這是前幾年放映的電影《小花》裡的主題曲的但是今天突然出現了這本叫做《芳華》書中,卻突然有了另一種不同的味道。

她慢慢讀起來……

不知不覺中,牆上的掛鐘“鐺鐺”響了六下,該下班了。

葉詠梅緩緩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