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紅軍寫的第一篇《山楂樹之戀》本質上是一本傷痕文學,第二篇《芳華》,原本是帶有原作者的自傳色彩,年代跨度很大,充滿了各種時代悲劇。
但夏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縮小文章的年代跨度,著墨於那場發生的南方邊境上的戰爭,從側面反映當代“最可愛的人”,實際成了一篇戰爭。
這種傳統寫法和當代所流行的先鋒文學格格不入,所以從市場反饋來看銷路並不太好,遠遠比不上第一本《山楂樹之戀》。不過他不擔心,這本書火只是需要一個契機。
第三本他決定寫小人物的故事。他想起了九十年代初的內地最火爆的一部電視劇《渴望》。
這部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播出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就創下了萬人空巷的記錄。
據說就連公安部門都為電視劇《渴望》的劇組頒發了榮譽,認為他們創作的電視劇《渴望》,有效避免了社會上偷盜、搶劫等治安事件。因為一到晚上大家都在家裡等著看《渴望》。
這無疑是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如此火爆除了一幫老戲骨的精彩表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部電視劇“貼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友情和愛心”。劇中濃厚的悲劇色彩促使了人們去思考、去認識現實生活。
悲催在於,夏紅軍根本沒看過這部電視劇!
沒來到這世上之前只在網上看過這部電視劇的簡介和評價。
還有在夏紅軍看來,這部電視劇實際就輕漂亮的女工劉慧芳面對兩個追求者車間副主任宋大成,來廠勞動的大學畢業生王滬生之間三角戀的故事。
實在是太狗血了啊。
還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情滿四合院》。
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年間,北京四合院裡的人文故事、生活變遷和社會百態的故事。
這部電視劇實在10年代放映的,夏紅軍未來到這時代之前看了大半。
對,還有一部。
韓國“請回答”系列電視劇裡第三部《請回答1988》。
以1988年漢城(今首爾)奧運會為背景,講述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的五戶人家之間溫暖的親情和鄰里情的故事。
是否自己也寫一部“情滿”或者“請回答”之類的,如果能改變成電視的話。
嘿嘿…….
這個不急,要細細琢磨。
畢竟《情滿四合院》、《請回答1988》內容演的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但觀眾可是二十一世紀的人!
而《渴望》雖然狗血,但是這個年代的老百姓喜歡看啊。
……
…….
還有張春芳,最底層的小人物。
她的家庭遭遇無疑是值得同情的,但這並不是特例。
現在才是八十年代中期,到了九十年代,大量的企業破產倒閉改制,這種悲劇更是時有發生。
在轟轟烈烈的改革洪流中,埋沒著多少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有人曾說過,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而張春芳何曾不是?
夏紅軍突然想起來到這時代之前曾經在網上看過一首打工者寫的詩,描寫的他們工作,還是一首迴文詩。
《沉默》
原是機器的喧譁
機器喧譁,那是金屬相撞
金屬的相撞卻是手在動作
而手,手的動作似夢一般
夢啊,夢的疾馳改變了一切
一切卻如未曾發生一樣沉默.....
夏紅軍決定給《詩刊》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