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尋找《詩云》作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總覺得這本應該是個理科生寫的,書中所寫的“神”的科技大膽設想,其中的物理知識文科生怎麼會聽清楚?
不知道是運氣比較差還是怎麼地,老劉整整在師大呆了一個下午,熱的汗流浹背,口乾舌燥硬是沒打聽出來作者是誰!
不得已,到了晚上,老劉拖著一身疲憊只好泱泱而歸。
第二天早上老劉剛一上班就被黃世德叫到他的辦公室,問他打聽到作者沒有。
老劉只好把經過簡單說了一遍,黃黃世德聽了皺起眉頭:“那怎麼辦?發行部那邊已經催著趕緊發了。”
現在大家都急著把最後一期趕緊做完,然後吃個散夥飯拍屁股走人,去新單位報道呢,耗在這裡幹嘛?
“要不這樣,老黃,我們乾脆佚名發行!”老劉想到了一個辦法。
啊?
“這不太合適吧?不符合規定。”黃主編愕然。
“我們發行的同時,在雜誌上發告示一是表示歉意沒有經過作者同意擅自發表,同時希望作者儘快和編輯部聯絡取得稿費報酬。”
老劉解釋道:“如果我們不刊登,還有誰敢發表?《文藝科學》?楊筱那女人正為雜誌社的生存焦頭爛額,還敢登這樣的文章?”
說到這裡,老劉突然盯著黃主編:“老黃,如果你擔心什麼,就怕責任推到我身上,是我擅自做主冒用你的簽名辦了這件事!”
“哈哈……”黃主編突然大笑起來:“老劉啊老劉,虧我們共事了好幾年,你不瞭解我的性格?我是主編這件事將來如果出事自然按在我頭上!反正沒幾年我就要退休報抱孫子了,老子怕個吊!”
第一次聽到文質彬彬的主編竟然爆了粗口,老劉突然感到眼眶有點溼潤。
夏紅軍自然不知道《智慧樹》雜誌社發生的這一切,這段時間幾乎是兩點一線,除了忙著複習準備期末考試,抽了點時間還給《人民文學》寄了一篇散文,是存稿到最後一篇《東方的哥倫布》。
“文明的碎片”散文系列刊登之後,反響很好,好多讀者給編輯部來信說這種散文第一次看到,將散文創作將科學研究的“理“與文學創作的“情“結合起來,既充滿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關懷和個人感受。
特別是賈平凹直接給夏紅軍來信大加讚揚,搞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當然也有人批評說散文有侷限性,文中有許多硬傷涉及到史實、字詞、紀年等,暗諷作者知識淺薄。
對此,夏紅軍不像上次關於先鋒文學那樣在報紙雜誌上和對方打口水仗,而是選擇沉默。
人家說的對,自己文中某些引證的確是錯的,而且從知識積累方面遠遠不如後世那些文化散文大家。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沒必要強詞奪理,以後好好學習充實自己,現在先把期末試考好再說。
回家的車票早就買好,夏紅軍準備考完試就和陳招娣一塊回去,他想看看老闆的服裝廠運營的到底如何?
可是就在考試前他突然接到市作協的來信,讓他參加作協的活動,時間是7月18日,剛好考完試。
不過這次,他沒有吐槽,而是準備欣然前往。
因為信中寫著:“為了讓作家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寫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好作品,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績,特組織一批青年作家去外地採風,地點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