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軍並不清楚市作協為啥突然要組織作家遠赴千里之外去深圳採風,但覺得是受到當前一部火熱的電視劇影響。

名字叫《新星》。

此電視劇是根據柯雲路同名改編的,以一個縣為背景,講述在e結束後的古陵縣,新任縣高官李向南在政府內部開展改革,使古陵面貌煥然一新的故事。它以其振聾發聵的主題和對生活的貼近,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反響和收視率。

這部電視劇播出以後,萬人空巷,引起的轟動絕不亞於後世的劉翔跨欄奪冠、楊利偉衝出地球!

有數不清的電視觀眾給周裡京寫信,有的請他去當縣高官,有的是向他訴冤情,這部電視劇還被當成了整黨教材,教育幹部怎麼去當好官、當清官。

和前兩年大火的《射鵰英雄傳》《上海灘》以及《血疑》不同,這部電視劇反應的是改革開放題材,更具有現實意義。

市作協這麼做無疑是讓青年作家立足現實,寫出具有能反應當前時代特色的作品。

至於為什麼千里迢迢去深圳,除了那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特區,當然也有去遊玩一番的因素。

夏紅軍來到這個時代之前自然去過深圳,但是現在親眼去看一看八十年代的特區,感受一下那個火熱的年代,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還有李彥成。

這小子好久沒來信了,難道是在找到什麼漂亮姑娘,沉浸在溫柔鄉了?

這次去深圳,要好好盤問下。

……

……

李彥成最近有心思,更確切的是陷入一種苦惱之中。

這一切,要從春節過年回家遇到那個少婦賀紅梅說起。

在公交車偶遇賀紅梅,看她帶著小孩可憐給她讓了位置,在回老家的火車上兩人又相遇,然後一路向北,到了安西車站分別,賀紅梅給李彥成留下的印象很好。

當然,這只是一種泛泛的感覺,李彥成也沒多想,兩人就是人生途中偶遇的路人。深圳這麼大,茫茫人海再次相遇幾無可能。

可是事情就是這麼富有戲劇性。

李彥成春季過後回到深圳,跟著師傅他們到了新的工地,又開始自己的焊工生活,有一天下了班吃晚飯時候他嫌棄工地的伙食太差,自己買的泡麵已經吃完,聽說工地附近有個夜市,於是準備去那裡填飽肚子。

現在是初春,雖然這裡是南方但今天還比較冷,李彥成脫掉工作服換上夾克,裹緊衣服步行到了夜市。

這原來是個廢棄的工地,有人開始在這裡賣小吃——主要是給附近工地上的工人,慢慢的人氣越來越旺,成了遠近聞名的夜市。

李彥成趕到的時候,夜市上已經有許多食客,基本都是附近工地上的工人,有都坐著甚至蹲著端著大碗,也不管來往的灰塵吃的很香。

別看李彥成乾的是又髒又累的粗活,但是對衛生要求還挺高,想找一家比較乾淨的小吃攤,轉了一圈看到一家買餄烙面的,地方很乾淨。還沒走進就聽到傳來一聲驚喜的叫聲:“大哥,是你呀。”

李彥成仔細一看,笑了,是曾經遇到過的少婦賀紅梅。

穿著一件棉襖,圍著圍裙,頭上還裹著紗巾。

“嗯,過來吃碗麵。”

“大哥,你先坐。”賀紅梅殷勤的招呼著。

李彥成於是就坐在小方桌邊,看著忙碌的賀紅梅,閒聊道:“你女兒呢?”

“玩去了。”

沒兩分鐘一個小女孩跑了過來,凍得小臉蛋紅紅的,她顯然認出了曾經在火車上給她吃泡麵的叔叔,那是她覺得最好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