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陽謀之策!”

這種場合,還輪不到李斯發言,但他在一側旁聽,卻是湧起奇妙的感覺。

短短的幾次接觸,這位大秦儲君已經讓他倍感驚訝。

一干人說完正事,趙淮中興致頗高的轉向呂不韋,發問道:

“我近日翻閱呂氏春秋一書,發現雜家一脈,相容幷蓄,卻又不拘泥於原有框架,有些修行上的問題,想和呂相請教。”

呂不韋欣然道:“此為老臣的榮幸,儲君請問。”

趙淮中掃了一眼其他人:“在這裡相談,怕是會耽擱父王處理國事,我們去呂相府上如何?”

呂不韋頷首笑道:“儲君想的周到。”

隨即起身對莊襄王告了個罪,和趙淮中雙雙揮手,倆人體內力量外放,足下生出一道法力虹橋。

二人踏足其上,收縮虛空,倏忽間從書房內消失,一轉眼就去到了相國府。

御史見兩人離去,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乃法學大家,但本身修行遠及不上呂不韋和趙淮中這等聖人層次。

想到兩位聖人要論道談法,心裡跟貓抓似的癢癢,起身道:

“大王,儲君和呂相交流法術修行之道,此為難逢之機,臣也告個罪,想跟去看看,請大王准許。”

莊襄王剛剛點頭,御史也弄了個法決,急不可待的離開書房,往相國府追去。

李斯本是呂不韋帶來的,呂不韋離開,他也起身告辭。

他是聖人門徒,雖不及其師荀子,也比不上同門韓非子以法家成就聖人,但也有聖法境的修行。

李斯疾步出了咸陽宮,控法浮空,也前後腳的追回了相國府。

莊襄王將目光投向書房內僅剩的太尉,正要說話。

太尉也起身深鞠,要告退去聽聖人論法。

得到允許後,太尉亦顛顛的跟著跑到了相國府。

諾大的書房裡,轉眼就只剩下莊襄王。

他左右看了看,感覺像是被高層次修行者拋棄了一般,撇嘴思忖:寡人才不在乎。

然後高聲道:“來人,今日政務不多,寡人閒來無事,也要去相國府看看。”

他身畔憑空出現兩名侍衛,躬身施禮後托起莊襄王,控法而去。

相國府。

趙淮中和呂不韋一臉愕然的看著剛才的原班人馬,一個不拉的轉移來到了相國府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