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前線的宋軍保持著警惕,遇敵並不慌亂,迅速展開了迎擊。

戰船上紛紛射出火箭,兩岸則有砲石砸來。

「點火!」

攔在江面上的浮木潑了油,一點就燃,火勢騰起,頓時讓宋軍氣勢大增。

終究是二十萬大軍,只消有一半人在做該做的,恐怕沒有任何軍隊能擊敗他們。

見此情形,姜才不由驚疑,暗道莫不是情報錯了?

再一想到秦九韶那做事漫不經心的態度,他更覺不安……

宋軍這邊,則已將戰況及時傳遞往後方。

「快!報到中軍,叛軍來了!」

馬上便有宋兵躍下小舟,操舟往下游而去。

從猇亭到江陵水路蜿蜒猶有兩百餘里,江面上隨時可見船隻,可見宋軍兵力之壯。

而此時宋軍主帥卻都不在軍營之中。

今日朱禩孫特意在江陵城中宴請賈似道、夏貴、謝奕明、劉師勇、蘇劉義等軍中將領。

有的人認為吃飯是小事,一個饅頭就能應付一頓。但這頓飯不一樣,其影響之大甚至不遜於一場小仗。

打仗尚且要死人,一場宴席卻能在觥籌交錯之間解決原本需要大動干戈才能解決的問題。

故而說莽夫喜歡動手,而君子喜歡動口。

未時三刻,劉師勇帶著幾個親兵準備去赴宴。

出了營已有小童子戴著一頂轎子等候在外面。

劉師勇是個武夫,平生第一次乘坐轎子,初時還怕四個轎伕抬不動自己魁梧沉重的身體,但等習慣了那微微的搖晃之後,他便發現坐轎子還是比騎馬乘船舒服得多。

聽說吃飯的地方名為椿月軒,他原以為是一座酒樓,但走過了江陵城最熱鬧的大街,轎子依舊沒有停下來。

直到周圍漸靜,轎子才被放下來。出來一看,前面是一片不大的湖泊,隱約能見到對岸的院牆藏於蔥蘢的草木之中。

「此處以前是一片沼澤,我家主人將它闢為園林。將軍這邊請。」

小童子說著,引他們向小湖邊乘舟。

「你家主人?」劉師勇問道:「是朱安撫使家?還是哪個酒樓的東家?」

「將軍誤會了。我家主人姓楊,乃是永陽郡王之後。也並非經營酒樓的,今日只是借外宅給朱安撫使。」

「永陽郡王?姓楊?莫不是恭聖仁烈楊太后的孃家?」

「正是。」

楊太后是理宗皇帝名義上的母親,誅韓侘胄、立理宗,皆是由她做主,可見其地位。

她雖過世三十餘年,然而楊家之富貴依舊是大宋第一等的。

劉師勇一聽,立即對眼前的小童子都刮目相看,暗罵自己方才把對方當下人使,太狂了。

「原來如此,失敬,失敬。」

說話間,小童已引著他們上了小船,船伕一撐篙,很快便劃到了湖對岸。

迎面一陣梅花香味撲鼻而來,不濃郁,卻沁人心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