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大怒。

“孃的!這狗官怕是來與叛軍聯絡的……追!”

可惜,當幾個士卒衝出雨幕,四下一看,並不見任何人影。

苗再成暴怒如雷,提著刀回到堂上,只見洪起畏還在那兒,不由喊道:“大帥,他必是打算降了,殺了他吧。”

“你們敢?!”洪起畏驚呼道,“我堂堂朝廷命官,你等毫無證據,豈敢擅動私刑?!”

苗再成道:“這種時候你還敢來江北,一定是偷偷來見叛軍。”

“你敢冤枉本官?!你你你……血口噴人。”

李庭芝默默看了一會兒,最後一把攬過苗再成的脖子,道:“走吧。”

“大帥?”苗再成驚訝道:“這就放了他?”

“你想怎麼樣?殺了朝廷命官,造反嗎?”

李庭芝隨口反問了一句,又向洪起畏道:“今日所見,我會據實以報朝廷。”

“清者自清。”

~~

是夜,有士卒趕到淮東帥府,稟道:“大帥,洪起畏連夜攜著細軟渡江,回了鎮江府。”

苗再成便問道:“大帥,這是何意?”

“你疑他投敵,我便派人暗中跟著他,沒發現他投敵。”

“可他萬一攜鎮江府歸降呢?”

“南岸之事你能管的了嗎?”李庭芝閉上眼,嘆道:“吾盡吾力,無愧於心便是。”

苗再成再一想也是無奈,若真殺了洪起畏,也沒必要抵擋唐軍了,還不如降了一起當反賊。

“大帥,那還去收復淮西嗎?”

“去。”李庭芝道:“沒有船隻我們便走陸路。”

“可建康府在南岸,沒有船隻,我們連歇腳的地方都沒有。”

李庭芝道:“現在出擊只是沒有歇腳之地。但若等到北兵增援,淮東只怕連可供防禦的地方都沒有。”

他目光中透出堅決之色,又道:“我已傳書沿江制置使趙溍,請他派兵往北岸接應,齊攻廬州。”

苗再成道:“他能答應嗎?”

“吾盡吾力……”

趙溍是大宋名將趙葵之子,哪怕當年收復三京之事功敗垂成,趙葵還是大宋那時最拿得出手的將領之一,時人譽為“朝廷倚之,如長城之勢”。

趙家四代將門,對大宋忠心耿耿。故而說,如今若還有誰人可以倚仗,趙溍算一個。

而且,李庭芝曾與趙溍的堂弟趙淮一起抗蒙,信得過趙淮的人品才幹。

五日之後,趙淮的回信送到了揚州,說趙溍已同意出兵江北、搶回淮西,約定正月二十八前共擊廬州。

李庭芝已準備就緒,當即便提兵出發。

宋軍在春寒料峭之際離開楊州。

離開前,李庭芝登上城頭,再次望了一眼長江。

南岸的京口碼頭隱在春雨之中,他卻想起了辛棄疾的詞。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實,詞中引用曹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還有後面半句,“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當年辛棄疾沒有明著罵誰是“豚犬”,如今李庭芝同樣沒有罵出來。

他只是一口痰吐在地上,狠狠踩了一下,大步趕向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