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揚帆(為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1/5頁)
章節報錯
建統八年,二月初三。
長安。
偏殿中只有李瑕與一個身材矮小卻精壯的將領在談話。
大部分時候都是李瑕在說話。
“亡宋理宗時,宋廷才把澎湖島劃歸到福建路晉江縣,對琉求的瞭解卻有限,故而趙與檡這些人始終認為琉求養不活他們想要的建制。這次留夢炎既將他們發落過去了,你便領水師去一趟,將琉球劃歸福建路管轄。由你駐軍,配合當地諸官員。錢糧、物資都是配備好了的,不必另外籌措,省得朝中大臣們又要哭窮。今已安置在島上的四萬餘人中,趙宋宗室就有數千人,都是自己想去的,不是朕苛待他們,你謹慎對待,勿出亂子……此去,沒有十年怕是回不來。”
“開疆擴土,臣雖死無憾。”
“船隻是個問題。”
說到這裡,李瑕微微皺了皺眉。
以前,他的商路有兩條,一是出河西走廊,走陸上絲綢之路;二是從雲南走茶古道。
如今一統天下了,反而陸上絲綢之路走不了了。
因為他與忽必烈兩虎相爭之際,西邊的海都已趁勢崛起。當他在中原鏖戰,海都則拿下了哈拉和林;當他在南征滅宋,海都與兀魯忽乃的衝突則愈演愈烈。
國朝初立,是否支援兀魯忽乃打這一仗還不好說,反正幾年之內,商路必是難通的。
李瑕於是將目光轉到了海上。
戰亂數十年,國家千瘡百孔,人口凋敝、田地荒蕪,沒有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恢復不了,又如何完成一系列的壯舉?
唯有大航海。
提前三百年,由他親手來主導這場地理大發現,以舉世之物力來完成的構劃。
想得再多,首先需要船隻,且是大海船。
故而,李瑕大封官爵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水師將軍之外,把他最親近的舊部們派遣到沿海,如韓祈安、聶仲由、劉金鎖、李昭成、林子等等,協助他們的則是秦九韶、留夢炎這些最聰明的官員。俱往兩浙、兩廣、福建、山東。
今日還把姜才遣往琉求。
“船隻務必要足,朕要你再建琉求市舶司,造船、貿易,船行新羅、東瀛、大食等地。”
姜才默默聽著,末了問道:“臣斗膽問陛下,是否有意取東瀛?”
他略略停頓,之後又補充了一句。
“之所以有此猜測,乃是因一些封地名,如田川郡夫人。”
李瑕搖了搖頭,道:“要取也不能急。且先教將士知曉,取一貧瘠小島利在何處,是有金、還是有銀?抑或是人口?其次海上行軍困難,即便登陸,其道路難行、風土陌生……總之是不能打無準備的仗,畢竟連高麗還沒取。”
“臣明白了。”姜才應道:“臣會在琉求造船、練兵、剿盜,並多派人進入商隊、瞭解風土。”
正在此時,關德進了殿,稟道:“陛下,蘇劉義、劉師勇到了。”
“召。”
不一會兒,又有兩名水師將領進入殿中。
若說李瑕方才說著遣姜才往琉求已是大事,此時神情才算是真正鄭重起來。
他拿起幾封奏章,讓關德遞給三名將領過目。
“先看看吧。”
新上任的琉求安撫使姜才率先拿起一封,攤開來看了。
只見是一個名叫“蒲壽庚”的官員上的奏摺,其人顯然是宋降臣,沿任承節郎、提舉泉州市舶司使。
蒲壽庚稱,福建沿海海盜猖獗,宋朝廷無力管轄,使之“海寇積年,民罹其害,雲合亡命,無不一當百”,又稱如今天下聖明,遣劉元帥南下、整編彰武軍,剿福建山賊頗具成效,然而劉元帥不擅水戰,泉州水師便協助彰武軍擊潰了海盜。
這是一篇平平無奇的請功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