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蒼資歷淺,還只能在格物院的外三院任事。

他走進公房,只見一張大案上放著個兩輪車,兩個年輕人正在埋頭調整著上面的鏈條。

“你們都看報了嗎?”

“看了,顯然,等不到我們把兩輪車造出來,王師就要打敗蒙元。”

江蒼道:“你們還真指望將士們騎著你們造的這顛死人不償命的東西穿越燕山,又不是沒有能餵馬的草料了。”

“奇怪的是,我們始終沒能找到這個橡膠。”

格物院有刊印一本冊子,記載著許多發明、原理、材料,包括一些暢想,據說是陛下召集天下賢士一同商議而成書的,名為《未來格物方向圖鑑》。

它是厚厚一本,裡面有文字、有圖畫。

這些年來,格物院實現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證明上面的內容有些是可以實現的,因此常常能成為他們的指導。

江蒼探頭看了一眼,道:“材料篇第十頁,橡膠,取自海外某地某樹,軟而韌。”

不是他不記得,而是上面就是這麼寫的。

“你都背得下。”

“嗯。”江蒼又問道:“你們都看報了嗎?”

“說了,看過了。”

“哈,你們看報只看頭版不成?”

“還有什麼比格物更值得討論的嗎?”

“呵呵。”江蒼取下掛在牆上的報紙,翻到後頁,點了點,擺在他們面前。

有同僚探頭看了一眼,唸了一句。

“‘學術之道在於百姓日用,而非僅限於聖賢’?時報還真是,每日都拿一版刊些無聊的議論呢。”

江蒼惱道:“你都沒看,怎知無聊?”

“不能學以致用,盡日罵戰,當然無聊。”

“你看清楚,是前日那假道學先刊了他們的文章,這位……樂山居士才刊文反駁他們的。你們看,假道學自詡聖人,要規定天下愚夫愚婦的準則,樂山居士便以上天降中於民,本無不同,人人皆可讀聖學反駁他們。”

“好吧,我看看。”

江蒼指點著,又道:“你看,假道學之前說婦人見短,不堪道學,當三步不離閨房,樂山居士便問他們,既三步不離閨房,又豈知不堪道學?再看這幾句,‘譬江淮湖漢皆水,萬紫千紅皆春,則甲乙丙丁皆人也’,豈不振聾發聵?”

“你投的?”

“什麼?”

“你投的文章?”

江蒼一愣,反問道:“不好嗎?”

“文采真差。要如何往這報上刊文,明日且看我來罵那些假道學……”

“你們。”

有年長些的同僚轉過頭來,道:“做些有用的事吧?北伐當前,誰要看你等爭辯?江蒼,把運糧車改進的圖紙給拿來。”

“哦……”

~~

半年後。

“‘學無貴賤,醫學、農學、籌算、格物,皆治世之首,豈有雜學?’”

江蒼仔細讀著報紙,暗自道了一聲“好”。

這一年來,他時常給長安各家報紙投文,與那些假道學們爭論,漸漸也遇到不少觀念相合之人,尤其是這個號“杵山先生”的,揮斥方遒,常常能說到他心坎上。

當然,如今北伐正到了如火如荼的時候,世人大多數並不關注報紙背面末版的一些學術爭執。

屋外有人敲了敲門,江蒼收起報紙,拿起一封公文,去曲池書院找李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