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派了個大人物去吐蕃了,比塔察兒、脫忽身份還高?”

楊奔喃喃自語著,轉頭向李曾伯看去,只見李曾伯那雙老眼忽然變得無比明亮。

日月山。

崔斌眼神中滿是不悅與焦慮。

懊悔感讓他恨不能拿起什麼東西狠狠地砸在地上。

如果可以重來就好了,有太多辦法避免出錯。

或者在居廷海等一等董文炳,或者勸國師不要在文成公主廟開法會,或者提前防備被唐軍偷襲的可能。

之前明明有那麼多選擇,怎麼偏偏就疏忽了。

“崔將軍。”高和尚走過來,道:“情況還不算壞,這裡還是吐蕃境內。”

“進退兩難了。”崔斌目光掃視過高和尚的光頭,語氣很差,道:“失去了國師我們還怎麼繼續往前走?”

“還有白蘭王。”

孓白蘭王在數千裡外。“崔斌不悅道:”“吐蕃各部落心思各異,你來確保我們能安全到薩迦嗎?靠你的高深佛法?”

高和尚心中也在暗罵,遇襲時崔斌自己沒有保護好國師,此時卻還想怪罪別人。

有時候只需要這樣一個錯誤,就能讓原本同心協力的兩個人互生隙怨。

“可是再不離開,等後面的唐軍追上來,萬一艹。”

“所以要儘快找到國師!”

崔斌輕叱了一聲。

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個高和尚行事喜歡冒險,放任其在燕王身邊鼓動唇舌不是好事,遂又道:“你與其在這裡與我聒噪,不如也帶人去尋找國師吧?”

高和尚轉過頭,深深看了崔斌一眼。

在開平時,兩人都希望能輔佐燕王登上太子之位。

但這裡不是太平富貴的開平。

他們之間的默契,經歷了第一次的考驗。

高和尚本想說些什麼,忽然眼中靈光一閃,雙手一合什,道:“小僧聽崔將軍吩咐”

一直到夜深,崔斌愁得難以入眠,忽得到探馬回報。

“將軍!找到那支唐軍了。”

“在哪?!”

“就在青海湖附近,有牧民還看到了國師。”

崔斌大喜。

他首先仔細吩咐了副將一番,之後留下了大半兵力,親自率領千餘人,在天光才亮之際就趕往青海湖。

馬蹄滾滾,從日月山趕到青海湖不過百餘里的距離。

抵達了探馬所說的地方,已能看到許多雜亂無章的馬蹄印與腳印。

“人呢?!”

“在滿隴尕空山上,我們找到了這個。”

崔斌接過那件紅色的袈裟,喝道:“繼續搜!”

西面的大湖如海一般無邊無際,東面的山像是直入雲霄。抬頭望去,讓人感到自身如此之渺小。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