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德幾乎都忘了史俊這個人了。

他看不上這些領兵的文官,一直以為馬湖江之戰是李瑕的功勞。

這種判斷是出於後面這些年來李瑕的作為。

外人看不清那一戰之中,李瑕、史俊的功勞各有多少,只能依靠他們後來的成就來猜,總是這樣以成敗論英雄。

「史俊?「呂文德問道:「他也降了李逆?這些文官不他孃的都是大宋的忠臣嗎?我還當他殉節了。「

「文官骨頭最軟了,降了也有可能。「陳元彬道:「不過,這些都是我們猜的。由李瑕吸引我軍主力,再由史俊主攻……這樣的戰略,未必屬實。「

「為什麼未必?老子直覺就是這樣。「

「水路只有兩條。我們在長江防線有重兵防守,叛軍就算把姜才換成了史俊,也不可能攻破。「

呂文德一想也有道理,那粗眉便擰了起來。「他孃的,沒有第三條路嗎?「

陳元彬攏了攏袖子,十分文雅地指點起地圖來。

「少保請看……秦嶺、巴山、巫山、雪峰山,李逆絕對只有漢江、長江這條水路東進。「

「走陸路呢?「

「哪怕李逆想遣步卒繞道,步卒能否穿過這些險峻高山不提,便是穿過這些崇山峻嶺,又能帶多少輜重?費時幾何?「

陳元彬說到這裡,以一個漂亮的動作收了尾,笑道:「走陸路,不等李逆的兵馬出了深山,他已滅亡矣。「

呂文德依舊擰著眉看著地圖。

他轉戰天下各處,多年的戰場經驗讓他直覺還是有哪裡不對。

腦子裡的想法正呼之欲出……

忽然,又有將領大聲道:「末將以為根本就不必理會李瑕有哪門子戰略!他人就在這漢江上,就在我們的重重包圍中,殺了他,平叛。「

「不錯!就算是有些厲害火器,重圍之下能炸幾下?殺了他就能平叛。「

「管他孃的千變萬幻,我們就擒賊先擒王!「

這一聲聲呼喝中,呂文德不由心念一闊,喝道:「兒郎們說得好!今日繼續強攻,殺了那狗猢猻,一了百了……「

百家奴每日都站在鹿門山上望著襄陽戰場,漸漸有些不耐煩起來。

「呂文德還沒擊殺李瑕?「

「沒有。倒有幾次宋軍幾乎要殺到了李瑕的主戰船面前,被火炮擊退了。「

百家奴咧嘴笑了一下,道:「矢寶赤那些人還沒弄到火炮?「

「他們有了個別的辦法,來找我說,要宋國的工匠。「

「說回眼下吧。「百家奴道:「我等不及了,派人告訴呂家兄弟,我會領兵幫他取李瑕的人頭。「

「這是水戰,總管帶的是騎兵。「

「李瑕撐不住了自然會上岸。「

「也好,董帥已在猛攻潼關,早點確定了李瑕的死訊……「

百家奴聽著聽著,放下望筒,道:「怎麼不說了?「

他回過頭,只見負責鎮守這個榷場堡壘的千戶博羅歡正大步趕向一名探馬。

百姓奴也想聽他們說什麼,遂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