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自己也會去打獵,兔子、鹿、野豬,老鼠也吃,如果迫不得已,馬肉能吃,人肉也能吃。

蒙古勇士就像獅子,只要餓了,自然會去獵取野獸。

如果沒水,刺馬血也可以。

至於草料,蒙古馬最大的優點就是什麼都吃,竹葉也吃、樹皮也啃。

當然,這樣穿過吐蕃確實有些冒險。

關鍵在於,他的大汗並沒有要求他做到這種地步,只命令他“保證李瑕不能響應李璮,並在北伐阿里不哥之前,收復川陝行省”。

按常理而言,實在是沒有必要走這條路。

但阿術想這麼走。

他已經被激怒了,想到能再次繞出其後就興奮。

他想要殺進漢中,殺李瑕全家,為兀良合臺報仇。

“走吧,這才是兀良合阿術的戰法。”

“不,只要牽制住隴西兵力就可以,攻關中不止這一路兵力。”

阿術喃喃自語著,最後做了個決定。

“今日探馬回來,要是還沒發現宋軍破綻,乾脆就走阿壩草原……”

~~

李曾伯看著地圖,老眼中泛著深深的沉思。

他在分析阿術還能走哪裡。

“九和熟路……九和熟路……”

這不是李曾伯這些天第一次念這個名字。

九和熟路,是他給蒙軍滅大理國的路線取的名字。

在忽滅烈滅大理之前,蒙軍曾攻過大理一次,算是踏路問道。

當時李曾伯任廣西經略安撫使,他派屬下謝圖南出使大理,敏銳捕捉到這個情報,上了《帥廣條陳五事奏》,稱一支蒙軍行吐蕃界中,不經過四川,攻入大理境內,破三城,殺三節度,兵鋒直至大理之九和鎮。

李曾伯上這封奏摺,比忽必烈滅大理還早四年。

可惜他沒能挽回西南局勢,只打探到了一條九和熟路。

“那……蒙軍能否從吐蕃殺到成都?”

李曾伯老眼中愈發充滿焦慮。

廉希憲一直在擔心陰平古道,這幾乎是能預算到的極致了。

但也許還有比陰平古道更難以提防的道路……防不勝防啊。

最好的結果,是廉希憲能引阿術決戰才行。

如今李瑕在川陝的兵力與大宋以前不同了,有野戰決勝的實力。

這一戰若能再摸索出更多以騎制騎的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