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蒙古人是“凡攻大城,先擊小郡,掠其民以供驅使,每一騎兵,必欲掠十人”,原本阿術至少要掠十萬人來攻城的,這次才掠到五萬。

他到了鞏昌之後,又派探馬打探過鞏昌府附近,發現宋軍已佈置好各處防線,再擄掠已經是很難了。

不如轉到別處。

但要轉到別處,反而該先擺出繼續強攻鞏昌的架勢,圍點打援,再消耗一些宋軍,並逼宋軍調動防線。

“我擊敗了廉希憲,搶了他的輜重,能帶的都帶回來,帶不走的一把火燒了,把這個色目人叛徒像狗一樣趕到了漳河對岸……”

~~

同一個夜裡,漳河邊。

陸小酉策馬繞了一大圈才抵達廉希憲的大營,正在複述李曾伯的話,之所以不寫下,無非是怕被蒙軍截獲。

“……阿術打仗無別的能耐,只強在‘找路’二字,李公曾數次擊敗阿術,然而老蒼關一戰,讓阿術找到了義寧小路,李公戰雖未敗,實則一敗塗地。

而所謂行軍詭譎、繞出其後,無非是阿術也不知要從何處走,連他自己也不知,我們當然猜不出,也防不住所有的路線。

那與其去猜,不如化被動為主動。阿術尚不知劉整之敗,那他對我們有多少兵馬便不清楚,或可誘他決戰……”

廉希憲點點頭,沒有多問。

因為陸小酉是轉述李曾伯的話,問了也不會有什麼答案。

他聽到最後,臉色始終沉靜,彷彿已有定計。

~~

次日,阿術再次領兵包圍了鞏昌城。

這次卻是圍而不攻。

失去了驅口之後,他並不願意讓勇士平白折損。

他已開始尋找下一個劫擄的方向。

其實還有一條路,李曾伯、廉希憲根本就沒能力封住,完全能夠讓阿術殺進川西……

如今西面的宋軍是不多的,過了臨洮,再西面就更不是李瑕的地盤了。

簡簡單單就能突圍而出,進入阿壩草原。

從阿壩草原南下有兩條路,其中一條阿術走過,是他當年隨兀良合臺攻大理時的路線。

另一條則是忽必烈走的路。

從阿壩草原循大渡河西岸南下,透過吐蕃聚居區,到瀘定東渡大渡河,就能進入黎州。

再往東,殺入雅州,便可北上成都。

這條路李曾伯、廉希憲無論如何都防不住,只看阿術肯不肯走。

阿術還沒想好。

食物應該是能撐到成都,雖然一路掠奪而來的物資被帖必烈丟了許多。

蒙古軍中,一匹母馬一天能產的馬奶也可飽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