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金!鳴金!”

鞏昌城頭上那一聲驚雷傳來時,帖必烈正站在大營戰臺上觀戰。

他親眼見到什麼東西從城頭上轟然撞進了他前方的軍隊裡,撞得一個個士兵四分五裂,血花四濺。

其中有人腦袋直接被撞碎,脖子上瞬間空空如也,血噴得尤其高。

那紅色噴泉噴了數息,無頭屍體才緩緩倒下去。

離帖必烈也只有四十步了而已。

一片慘叫聲中,又一炮彈落下……之後,鞏昌城門大開,有宋軍騎兵衝殺出來。

帖必烈當即便決定後撤了。

不是他膽小怕死,而是蒙古騎兵戰術便是如此。

避實擊虛。

打戰,應該像是殺牛一樣,一塊一塊把牛肉割下來。而不是和牛去對撞。

眼下鞏昌城有可怕的砲車,有騎兵,就像一頭牛撞上來了。

帖必烈也不須撤太遠,退後三十餘里,等宋軍回城了,或阿術歸營了再殺回來就可以。

鞏昌是孤城,早晚守不住的,糧食也不多。

他沒有理會那些驅口。

驅口到處都有,再捉就可以。

~~

“咚!咚!”

鼓捶再次用力敲下,那戰鼓實在是有些舊了,終於破裂開來。

李曾伯喘著粗氣,轉過身,抬起望筒。

許久之後,終於聽到蒙軍的鳴金聲,遠處的蒙古騎兵開始向東撤去。

這並未出乎李曾伯的預料。

他知道廉希憲領援兵到了,昨夜便看到遠處的訊號。

今日用望筒一望,他便推算阿術已悄悄領兵馬離開,該是去攻廉希憲了。

待蒙軍突然開始蟻附強攻,李曾伯反而更確定了這點。

因此,哪怕城中只有五千精銳,他還是敢派兵出城衝鋒。

一萬蒙軍,分圍四面城,每面也只有兩千餘人,因有俘虜才顯得聲勢浩大而已。

宋軍火炮一轟,先懾其氣勢,再出城衝鋒,蒙軍必然不會打硬仗。

那些輕騎從來都是那副德性,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一定是先散開跑遠。更何況阿術必定沒有嚴令今日要破城。

阿術領兵看似詭譎,這次還是被李曾伯預料到了。

遠處,那杆蒙古宗室元帥的大旗越來越遠,宋軍騎兵追了一會,調頭回來,開始接被俘的百姓入城。

李曾伯他本不想就這樣就用了火炮,想等到更好的機會,或許能達到奇效。

但得趁機擊退蒙軍,救回治下百姓。

這對於李曾伯有另一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