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驛館位於成都北面五十餘里,處青白江與綿遠河交匯之處,再往東便是金堂縣。

因有商旅平時從金堂峽穿行,故而設定驛館。

官道邊的樹林間,馬景指揮著三百寧江軍精銳悄無聲息地靠近。

地勢已觀察過了,綿遠河在東北方向,正面是一條官道,南面是青白江。

派人繞到西、北兩個方向包夾,再防止張珏跳河而遁,已可以圍殺。

機會很好。

於德生跟在馬景身後,不聲不響地看著他指揮,很少提出建議。

因為,兵事上他不如馬景,那便少插手。

於德生只是透過樹木,望著驛館前豎著的大旗,喃喃道:“張珏微服出行,為何要豎旗呢?”

之後,有哨探過來,向馬景稟報道:“將軍,驛館內該有馬匹數十匹,護衛有近五十人,不止二十餘。”

馬景有些詫異,轉向於德生,問道:“情報錯了?”

於德生搖了搖頭,沉吟道:“情報沒錯,張珏只帶了二十餘人出城……之所以有五十人,必是因他是來接人的……看來,李瑕便在這驛館當中。”

馬景眼神乍變,興奮起來。

“李瑕真在這驛館中?”

“不難猜。”於德生道:“能讓張珏在這年節之際親自出城五十里相迎,只有李瑕。他已察覺到成都城內眼線太多,特意選擇在城外碰面密談。”

“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馬景大喜。

“我卻覺得,李瑕行事太厲害了。”於德生道:“他已察覺出朝廷想要對他動手,且判斷出此事關鍵在於張珏,才能正月初十便至成都,動作太快了。”

“三百精銳,持弩圍殺,畢全功於一役。”

馬景覺得自己運氣真好。

於德生卻只覺後怕。

若是晚來一兩月,讓李瑕先說服了張珏,做什麼就都晚了。

……

馬景重新做了排程,先封鎖了李瑕、張珏逃跑的道路。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他在心裡不停告訴自己“要慎重,慎重。”

就像是在捉一隻正在埋頭啄米的雞,他踮著腳,一步一步悄悄地從它後方接近。然後,突然一撲。

“動手!”

隨著這一聲喝令,寧江軍士卒從樹林間竄出,手持弓弩直撲驛館。

~~

“爾等何人?!不得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