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一熱,天水就有可能成為李瑕的“釣魚城”。

引以為戒。

李瑕沒有猶豫,立即決定走洛門道。

馬匹能拉上山,但他留下了大部分的輜重,只帶六日口糧。

因為計算到敵軍訊息到鞏昌大概需要五日,鞏昌防備需要兩三日。

返程的口糧,不必帶,只多帶了霹靂炮。

從祁山走洛門道至洛門,一百三十餘里山路。從洛門到鞏昌,一百里官道。

出發前,李瑕問了士卒們一句。

“鄧艾偷渡陰平道,山高谷深,至為艱險,二十餘日行七百餘里險道。我等,四日行進一百三十里,能否做到?!”

“比鄧艾更快!比鄧艾更快!”

蜀中精銳牽馬而行,一路劈開荊棘,腳步不停,穿過洛門道只花了三日。

休整一夜,偷襲洛門據點,之後,急馳鞏昌。

第五日夜裡,他們已至鞏昌城下。

~~

“敵襲!”

“敵襲……”

鳴鏑聲響起,之後便是爆炸聲。

汪惟正登上鞏昌城正中央的威遠樓,側耳聽去,心想城頭的守軍已拋下震天雷了。

在他頭上,懸掛著兩塊巨匾。

一塊寫著“鞏昌雄鎮”,一塊寫著“聲聞四達”。

這座高樓,正是宋時名臣韓琦為了加強武備而建,起名“威遠樓”,意為“威震遠方”。

後來,汪世顯擴建城垣時,將其移建城中。

名叫威遠樓,但其實宋軍對陣西夏的戰事,全敗了。

李元昊破宋稱帝,三大戰役皆勝之後,躊躇滿志,稱“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於是趙宋宰相呂夷簡連連驚呼“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每次登威遠樓,汪惟正不由都會想到宋軍的可笑。

偏偏,唯獨他汪惟正,面對宋軍時,父仇未報,失利州,失漢中……現在,讓宋軍打到家裡來了。

憤怒。

怒火之盛,似乎能將汪惟正活活燒死。

但他的叔伯沒有允許他親自去指揮城中防務,只允他在威遠樓觀戰。

李瑕時年二十,與他同歲,也同樣任帥一方。

不同的是,李瑕已能親自領軍上陣,而他卻還被當成孩子!

“弓給我!”

思及至此,汪惟正大喝一聲,攤開手。

一柄六石弓被遞在他手中,他接過箭矢,搭箭,看向長街上的巷子。

“嗖!”

箭矢激射,正中遠處的一面旗幡。

汪惟正眼中怒意未歇,只恨不能親自射死李瑕。

因為,宋軍攻不到這裡……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