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陽再出來,已是遭遇的第三日。

山道上的敵軍竟還未完全走完,但用望筒已能望到隊伍的盡頭。

再讓他們走上一日,先鋒只怕快要到陽平關了。

終於,李瑕動了,開口道了一句。

“將近四萬人。”

~~

四萬騎兵行軍能拉開多遠的距離?

若不散得太遠,大概是前後四百餘里。

四百里有多長?

相當於從臨安到華亭縣。

而祁山道,從陽平關走到天水共一千餘里。

換言之,隴西騎兵的一道軍令從陣首傳到陣尾,需要一日多的光景,還是在換馬狂奔的情況下。

哪怕是扣除一萬俘虜,汪良臣竟還調動了三萬的兵力。

這讓李瑕頗為驚訝。

他沒想到,汪良臣六萬兵力,在與渾都海決戰之後,還能有這樣的實力。

倒是有個感慨……當忽必烈以漢制登基,必將引來蒙古人最強烈的憎惡,與漢人失去的尊嚴一樣,它們都能隨著史筆、歌謠流傳下來。

但對於當世大部分人而言,這些情緒都是不如活著重要。

所以,當汪良臣揚起屠刀,渾都海麾下的兵馬也就那樣了。

在這一點上,蒙古人並不比別的人硬氣。

北人能忍受的委屈,蒙古人也能忍。

“真以為蒙古騎兵不可戰勝?”

那又何必口口聲聲談什麼漢家威儀?!

一念及此,李瑕起身,揚起大旗。

哨聲起。

號角聲起……

此時,蒙古漢軍最後一個千人隊才堪堪走進預設的伏擊點。

“轟!”

銅製的炮管一聲悶響,直接吐出一顆火炮,落在對面的山腰處。

這是預設好的位置,對面山腰已被挖掘過,炮彈落處,上面正是一片巨大山石。

引繩燃盡,一聲巨響,彷彿天塌地陷。

似乎是半座山直接向下砸來。

陰影罩了下來,然後……

“嘭!!”

灰塵漫天,驚馬嘶鳴。

“轟!”

又是一顆炮彈被吐出,山崩地裂還在繼續。

同時,一座座砲車上的樹葉被拿掉,震天雷被點燃,丟擲,落往山道中混亂的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