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敘州(第3/4頁)
章節報錯
此時在堂上看著,只見佈置十分簡樸,還有幾分殘破之意。
茶水倒是不錯,是當地的“鹿鳴茶”,不過應該也不貴。
所謂“僰道出香茗”,早在周朝時,此地的僰王入朝祝賀,攜帶貢茶,自此中原始知有茶,這裡可以稱得上是茶葉起源地之一。
宋朝共設立八個茶馬場,以茶葉換取馬匹,大理國滅之前,敘州就有兩個茶馬場……
這些,是李瑕被關押在提刑司時,從地方誌裡看到的。
他一向認為努力比袖手空談有用,以前如此,現在為官入仕也是如此。
過了一會,知州史俊從後堂轉出來,看了李瑕一眼,似有些詫異。
李瑕與韓承緒站起身,拱了拱手。
“見過史知州。”
史俊恍過神來,撫須沉吟片刻,道:“有禮了,非瑜少年才俊也,多大了?”
“十六。”
史俊養氣功夫不算好,輕呵了一聲,沒說什麼。
李同禾從韓承緒手裡接過公文,遞在他面前,史俊掃了一眼,方才開口道:“你曾受右相派遣,北上立功歸來?”
“是。”李瑕道:“朝廷不以瑕死囚之身,委以重任,國恩深重。”
史俊有些疑惑。
他剛收到程元鳳的來信,信中卻未曾提及新任的符慶縣尉,對方若真是右相一系,豈能如此?
何況,其人尚未加冠,又無功名,右相絕不該有如此奇怪任命。
“是何人舉薦你?”史俊問道。
韓承緒聽到這裡,已感到十分為難。
那公文上本沒提是程元鳳派遣,只有“樞密院”,史俊開口就問“右相”,既是試探李瑕,又是表明一種態度。
此時,答什麼都不好。
“是丁相舉薦。”李瑕已直接回答道,這瞞了也沒用。
史俊臉色冷淡下來,有些“果然如此”的表情,心說也只有丁青皮一黨,才能出這等不合禮制的任命。
這李瑕的背景也好推測了……右相委任差遣,李瑕立功歸來,丁青皮搶功,李瑕遂叛投丁黨。
今日叛投奸佞,明日便可叛投蒙古。
史俊心頭盛怒,面上雖不顯,總之是看不上李瑕,那副好皮囊好姿儀落在眼中,反覺刺目……國事危急,猶以貌取士?邊陲重地,以一稚童充任縣尉,荒唐!
李同禾亦是搖了搖頭,眼見氣氛凝固,尷尬地與李瑕寒暄。
“非瑜……李縣尉這字,是誰起的?”
李瑕道:“幸得官家賜字。”
李同禾一愣,只覺莫名其妙。
此事怪哉,若說天子親自賜字,本該是賞識之意,但怎會是“李非瑜”?
名“瑕”有勉勵之意,其尊長起名時想的該是以字補名,為“李成瑜”之類才是。
想來,因李瑕立功,天子賜字以示表彰,但不屑其人品行,故而如此。
主幕二人對視一眼,心中已有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