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王匡戰敗(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紹聽了許攸的計策思考一下後就同意了,他與許攸一起去見王匡。
幾人客套一番落座之後,許攸說道:“公節兄說願為討董先鋒之事是否當真?”
王匡愣了一下,難道袁紹願意出兵了?他趕緊回答道:“當然,只要袁公願意出兵,我河內郡的兵馬願為先鋒。”王匡現在只想讓袁紹帶著兵馬離開河內郡。
袁紹笑著說道:“公節兄如此為國為民,讓人欽佩。如今我的兵馬已經訓練好,可與董賊的西涼兵一戰。我袁本初願意與公節兄一起出兵進軍雒陽。但我的人馬忙著訓練了,不熟悉靠近黃河邊的地形,只要公節兄能渡過黃河站穩,我的大軍將緊隨其後。”
王匡聽到袁紹的話大喜,他有些激動的問道:“本初之言當真?”
許攸笑著說道:“我家主公出身四世三公並且是討董聯軍的盟主,說過的話何曾食言?”
王匡連忙向著袁紹賠罪說道:“剛才是公節無心之說。”
“公節兄渴望討董之心我可以理解。”袁紹寬容的說道。
“我這就回去調人馬,爭取早日攻入雒陽。”王匡向著袁紹告辭。
許攸起身代替袁紹去送王匡,袁紹在思考接下來如何應對。
待許攸回來後,袁紹張口說道:“要是王匡真的渡過黃河站穩住,我又該如何應對?”
“主公過於思慮了,董卓現在還在雒陽主持事務,他不會讓任何一隊人馬威脅雒陽的安全,否則天下聯軍看董卓勢弱,會全都攻上來,到時候董卓將會更難,所以董卓一定會把王匡的隊伍吃掉。”
袁紹還有些猶豫,他說道:“萬一王匡真的打敗了董卓的兵馬呢?”
“如果王匡真的擊敗了西涼兵,他是你的先鋒軍,他的行動受你的指派,他立下的功績也將會記錄在你的名下。而主公也可以趁著大勝之勢攻下雒陽,佔據大義,到時候我再去說服河東的霍東一起攻擊董卓,再加上原來雒陽的軍隊本就不服董卓,董卓內憂外患,其敗象將現。”許攸再次說道。
袁紹被許攸說動了,他站起來說道:“這樣我是進可攻退可守,就按照子遠所說的做。”
王匡開始積極的部署人馬準備渡河。
王匡那裡在河對岸開始布兵的時候,被西涼騎兵偵查到了,西涼哨探趕緊把訊息傳到雒陽。
董卓或者說李儒怎麼會不關心在河內郡的袁紹,畢竟袁紹是聯軍的盟主。
現在河內郡列兵黃河岸邊,明顯是要準備渡河作戰了。
董卓把李儒叫來與他一起商討如何解決河內郡的人馬。
“河內郡的這路人馬無論如何也要把他打敗了,否則河東郡的霍東要是與其聯合,我們很可能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並且會助長了關東聯軍的勢頭。”董卓對著李儒說道。
現在董卓的黑眼圈越來越嚴重了,並且他的腰圍也越來越粗了。
李儒倒是很平靜,他說道:“主公不必擔憂,論戰力我們可以輕鬆打敗河內郡的兵馬。我在想如何能提高主公的威信。”
董卓聽到李儒的話就知道他已經有了計策,董卓問道:“不知文優如何安排?”
李儒回道:“主公親自帶兵在河對岸列陣吸引河內郡兵馬的注意,然後派一隊精兵渡過河後繞到敵人的後方偷襲。等到大勝的時候,就對外界說是主公親自帶兵擊潰了河內之兵,這樣不僅可以震懾住長安有異心的人,還可以讓關東聯軍更加畏懼主公。”
董卓想了想這樣他不僅可以不冒生命危險,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威信,他又問道:“文優認為誰可以帶兵偷襲?”
李儒張口說道:“段煨。”
董卓一聽這個名字皺了下眉頭,段煨曾經敗給了霍東。
李儒見董卓猶豫後繼續說道:“段煨經歷不少的戰鬥,主公再給他次機會,他必定全力以赴。”
“那就依文優所言吧。”董卓同意了李儒的提議。
李儒離開了宮殿之後就派人把段煨找來。
“文優先生,你喚我來所謂何事?”段煨說道。
“忠明,我與主公商量過了。現在河內郡的王匡在河對岸列兵,隨時準備進軍雒陽,你帶一千騎兵去打敗他。”李儒說道。
“末將領命。”段煨起身就要走,不問對方有多少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