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微微點頭,心裡鬆了口氣,如果華納集團能參與進來,《黃金羅盤》在宣傳上未必不能壓制住新世紀,以及新世紀聯合的福克斯。

時代華納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媒體與娛樂公司之一,旗下擁有時代雜誌、體育畫報、財富雜誌、生活雜誌、特納電視網、CNN、HBO等等媒體品牌。

在2000年與美國線上合併之後,時代華納成為世界上第一家面向網際網路世紀的完全一體化的媒體與傳播公司。

華納兄弟影業也憑著母公司的宣傳渠道,在電影市場上大獲豐收。

新線影業也跟華納兄弟一樣,屬於華納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只是一個是親生,一個是養子,待遇不一樣。

可不管怎麼樣也是一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華納不會看著新線虧損不管。

但華納也不會白幫。

新線影業把電影專案交給華納宣傳發行,就等於把辛辛苦苦做好的蛋糕交給華納售賣,從銷售方變成了供貨商。

華納成了主要發行方,也就拿到了分配利潤的權柄。

等電影票房出來之後,華納願意給新線和維恩斯坦影業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願意在票房資料上說賣了多少票房就是多少票房,就像新線影業在發行《指環王》上的做法。

這也是很多獨立製片公司寧願賣斷,或者自己小規模發行,也不願跟幾大巨頭合作發行的原因。

現在新線主動上門求助,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希望會是個好結果。

喬治暗暗道。

很快喬治的祈禱成功了,新線影業和維恩斯坦影業主動找華納兄弟合作,華納兄弟影業也沒拒絕,作為發行方,電影大賣,它賺的最多,電影賠了,也不會虧損多少。

三家公司開了兩天會,就敲定了新的宣傳方案。

到了第二週,距離電影上映還有十多天,華納方面的宣傳行動開始了,《黃金羅盤》迅速登上各大報紙雜誌的版面,各大電視臺的娛樂新聞,各處公共場所的廣告牌,在規模上一點不比《鋼鐵俠》小。

兩家電影賣力宣傳,在媒體上形成了對峙的狀態。

譬如在時代廣場的大螢幕上,一邊是鋼鐵俠穿著高科技戰甲,飛來飛起,打的轟轟烈烈,一邊是奇幻巨獸披甲熊張著嘴,前足搗地,仰天咆哮。

看起來就像鋼鐵俠大戰咆哮熊,不同的風格,卻因檔期相近,成了彼此的對手。

這種兩強對峙的場面,也成了一種比較有趣的新聞。

《好萊塢讀者報》新一期主題報道標題就是——鋼鐵俠大戰咆哮熊,誰是最後贏家?

文中詳細介紹了《鋼鐵俠》和《黃金羅盤》的詳細情況。

一個投資1.5億,一個投資1.8億,全是大製作,《鋼鐵俠》改編自漫威漫畫,《黃金羅盤》改編自暢銷兒童讀物,都是大IP。

兩部電影的製作發行方也很有槽點,一方是新世紀帶頭,在製作上聯合了漫威工作室,在發行上聯合了福克斯,另一方是維恩斯坦帶頭,在製作上聯合新線影業,在發行上聯合華納。

新世紀與維恩斯坦積怨已久,上一次《血色將至》和《美國黑幫》上映,雙方各式手段,打的高潮迭起,給媒體提供了不少素材。

最終《血色將至》北美票房1.2億,《美國黑幫》9600萬美元票房,相對於1億製片成本,即使有海外票房和錄影帶發行補血,也小虧了一些。

這一次兩家公司的電影又都懟上了。

而兩家公司拉來的幫手福克斯和華納電影也存在著激烈競爭。

福克斯擁有《X戰警》系列、《冰河世紀》系列。

而華納擁有《哈利波特》系列、《蝙蝠俠》等DC漫畫改編電影。

新世紀+福克斯+漫威PK維恩斯坦影業+華納兄弟+新線。

雙方實力的旗鼓相當。

但誰才是最後贏家?

除了《好萊塢讀者報》的‘鋼鐵俠大戰咆哮熊’。

其他的媒體也給這次電影票房大戰,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