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恩斯坦看著臉色發黑,他重重地關上電腦,又看了看本週電影資料,忽然他眼睛一凝,

“《血色將至》第三週票房3517萬美元,比上週票房還多兩百多萬,三週累計票房1.056億美元,秋季檔第一部突破1億美元的電影。”

“這怎麼可能?!”

維恩斯坦瞪大了眼睛,“第三週票房怎麼可能比上週還高?”

“老闆,上週李察發了條推特,之後票房一路飛漲。”

助理哈特說道。

“推特?什麼推特?”

維恩斯坦皺眉道。

“是兩張照片。”

哈特拿出手機,點開了推特賬號,翻到了李察的那條推特,

“一張是李察在《血色將至》劇組裡和丹尼爾劉易斯的合照,另一張是李察和丹尼爾劉易斯在97年那部《因愛之名》的合照。

李察在推特中說,《血色將至》是他和丹尼爾劉易斯合作的第二部作品,稱丹尼爾劉易斯是他從影以來,合作的第一個演員,也是他在電影上的引路人。

李察的推特發出後,立即引起了討論的熱潮,有的在YouTube上看到了《因愛之名》的片段,正是李察和劉易斯打拳擊比賽的戲份。

這部電影當初特別冷門,很多人沒看到過,所以翻出來之後,就感到特別新鮮。”

哈特又點開了那個影片。

在影片中,李察和劉易斯光著膀子,戴著拳套在打拳擊比賽,最後李察被打敗了嗎,打得慘兮兮的。

這一點非常具有話題性和喜劇效果。

下面的評論區非常熱鬧。

“哈哈哈,想不到百億大佬奧斯卡影帝李察還有跑龍套的時候,我突然對跑龍套不那麼抗拒了。”

“出道合作的第一個演員就是影帝,難怪李察能拿奧斯卡影帝。”

“哈哈哈,終於看到李察捱打了,大概也只有在電影裡他才會被打敗了。”

“拍這段戲的時候李察大概很委屈,明明是世界拳王的實力,卻打不贏一個普通人,唉,生活充滿了無奈。”

評論區的留言從上週到現在,一共有18.5萬條。

“除了YouTube,還有很多影片網站都有這個影片,許多電視臺娛樂節目也放了這個影片,來調侃李察當初跑龍套,被打得慘兮兮的。”

哈特笑了笑,忽然注意到了維恩斯坦的臉色很不好,他立即收斂了表情。

“哼!”

維恩斯坦臉色變得漆黑,“靠這種手段宣傳,最多隻能贏一時,我看他下週票房能有多少。”

很快下週票房成績出來了。

第一名《蜜蜂總動員》3845萬美元,第二名博偉《魔法奇緣》3444萬美元,第三名《美國黑幫》2119萬,《血色將至》1521萬美元。

這一週《美國黑幫》贏了,但也沒贏,兩週票房6800多萬,比預期1億美元差很遠。

《血色將至》這周輸了,但也沒輸,四周累計1.2億美元票房,相比3000萬製作成本,絕對是一匹黑馬。

“怎麼會這樣?我的電影絕對沒問題。”

維恩斯坦黑著臉問道。

“老大,沒關係,我們還有《黃金羅盤》。”

鮑勃安慰道。

“乾杯!!”

新世紀影業總裁辦公室裡,眾人舉起了酒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