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票房大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經過一個多月的宣傳,《血色將至》在北美2447家影院上映。
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厄普頓·辛克萊於1927年發表的《石油!》,以‘蒂波特山油田醜聞’為背景,敘述了20世紀20年代南加州一位實業家的採油興衰史。
上映首周,拿到了3701萬美元票房,周票房冠軍。
在Yahoo網站上的評分為A,爛番茄網站新鮮度89%, 各大媒體專業影評人的綜合評分達到了驚人的94分。
“神蹟一般的西部史詩片,新世紀影業又貢獻了一部可以載入影史的傑作,堪稱21世紀的《公民凱恩》,值得推薦。”——《娛樂週刊》評價說。
“導演歎為觀止的排程,營造出一種散發著鬼神附體似的壓迫感,直射出讓觀眾恐懼般的震撼力....情節環環相扣, 不僅令故事的說服力不容置疑, 更充分證明對保羅·安德森導演天才的預言完全是正確的。”——《好萊塢報道者》評價到。
“丹尼爾·戴劉易斯以名垂影史的淒厲演技,巧奪天工地刻畫出‘丟失靈魂’的男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 堪稱本年度銀幕最強表演,100%鎖定奧斯卡影帝提名。”——《紐約時報》評價到。
媒體上的評論80%以上全是好評,只有少數表示不好看、不感興趣,證明評價中,大都是‘震撼’、‘驚人’、‘不可思議’等詞彙,以此來讚美安德森導演的執導能力,以及讚歎丹尼爾劉易斯的神級演技,還有電影的幾個配角、攝影、藝術指導、配樂等,也得到了很多積極的評價。
電影評價非常積極,第二週電影票房資料跌幅不大,再次收穫3337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了7000萬。
這樣的資料令人驚喜,最初專業影評人認為這是一部‘考驗觀眾欣賞水平的電影,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傑作’, 意思很簡單, 曲高和寡,所以票房應該不會太高。
但現在的成績, 幾乎可以跟大眾商業電影票房相媲美,不得不說,觀眾的品味確實提高了。
電影票房大賣,口碑又非常積極,讓新世紀和《血色》劇組上下心情很不錯。
不過新世紀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很多同行不無嫉妒地想到,就在這一週派拉蒙發行的《美國黑幫》也登陸了北美3755家影院。
由於電影的預告片出了意外,派拉蒙影業接過了發行權,在宣傳中儘量淡化與維恩斯坦影業的關係,才讓電影順利上映。
首映週末三天拿到了3851萬美元,成為2007年北美電影市場秋季檔最高單週票房冠軍。
看到這個資料,派拉蒙上下長出了一口氣,在十月份淡季,首映三天能拿到這個資料,已經非常不錯了,甚至稱得上驚豔。
經過資料部門分析,比06年同期票房高出65%。
“哈哈哈~”
派拉蒙影業一處辦公室裡,維恩斯坦拿著電影票房資料資料仰天大笑三聲,
“看看,看看,我就說當初的宣傳策略沒問題,現在怎麼樣?”
維恩斯坦抖著資料得意地道,“三天3851萬,首周票房至少6000萬,十天很有可能破億,喬納森,當初你還埋怨我。”
派拉蒙發行部主管喬納森咧著嘴笑道,“確實太危險了,一不小心就會被李察的粉絲封殺,這樣營銷策略也只有你敢用。”
“哼,你太高看李察了,拳擊上沒人打得過他,但這裡是電影圈,憑藉著丹澤爾華盛頓和羅素克勞,一定能超過他,這一次我們賭對了。”
維恩斯坦拿著酒杯說道。
“是的!”
派拉蒙發行部主管舉杯跟他碰了一下。
維恩斯坦拿著酒杯一飲而盡,又看了看資料資料,《美國黑幫》週末三天3851萬美元,《血色將至》這三天只拿到941萬美元,累計票房剛剛8000萬,三千萬的製作成本,八千萬票房,這也是大賺一筆。
“哼,當初就不該延遲上映,你們膽子太小了。”
維恩斯坦埋怨道,如果兩部電影同期上映,《血色將至》絕對會被碾壓成渣渣。
派拉蒙發行部主管笑了笑,“李察的粉絲太多了,我們要是不道歉修改日期,其他的電影專案也會被抵制。”
“什麼粉絲?只是李察僱傭的網路暴徒,別看他們叫得很兇,可有什麼用,我們電影照樣大賣。”
維恩斯坦哈哈大笑。
咚咚咚~
房門被敲響了,發行主管的助理拿著一份資料快速走了進來。
維恩斯坦眉頭一皺,轉身走到了窗邊。
“邁克,怎麼了?”
主管喬納森問道。
“老闆,我們整理了一些這兩天的評論,發現觀眾對電影的評論並不高。”
助理遞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