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大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良策閉上眼還能記起容淮的樣貌,那樣意氣風發的人,像極了璃王爺七分,而如今的容歌,又像了淮世子三分。
「都是往事了。」時良策有些傷春悲秋,笑了笑道:「時伯伯也算親眼見證了璃王府的輝煌與衰敗,當年謀逆案發生後,成安帝以罪證確鑿直接就發兵圍府了,璃王府眾人稍一反抗,便被釘上了抵死謀逆的帽子,一切發生的太快,時伯伯也是不信的。」
容歌眼眶酸澀,「聽起時伯伯說這些,我更能體會到璃王府當年的冤屈了。」
群英薈萃該是多麼的繁華,一夜之間覆為抔土,又是多麼的可笑。
王府冤魂,怕是到現在都沒能安息呢。
容歌也恨,那是她的親人,她如何淡然的聽別人一遍遍的剖開當日的血淋呢。
時良策怕容歌哭,便掠過那些慘烈,道:「時伯伯不信璃王府眾人會甘願做那遺臭萬年的亂黨,所以事發後便去找了你外祖蘇首輔,蘇家當時看似一切如常,可當我進了裡面,才發現所有人早就泣不成聲。」
璃王府一滅,城中百姓家中都有人偷偷掛起白幡祭拜,更不用說蘇府了。
時良策跟著蘇府的小廝進了靈院,整個院子一片素白,廳中燈燭長明,香桌被靈牌堆滿,上面附著璃王府的英靈。
那令人動容的場面,時良策現在想起來還會心痛,低聲道:「你外祖也知道璃王有冤,可當時明顯就是一場死局,我問清了你外祖的打算,他們要從長計議,也就是那次進蘇府,我見到了倖存的世子妃。」
容歌結巴道:「時伯伯指的是,我……阿孃?」篳趣閣
「對。」時良策點頭,「蘇府拼盡全力也只救下了世子妃,她單薄的身影跪在一排排靈位前,你祖父讓我發誓,出了蘇府的門便什麼都不知道,我自然沒同任何人說過,你外祖也不想牽連於我,自此蘇家開始韜光養晦,後面的事情我便不知道了。」
容歌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她唇色發白,道:「那時伯伯如何知道阿孃懷了我?」
「你阿孃產下你後,撒手人寰那日,我正好去了蘇府。」
時良策撞見了容歌的出生,也算是送了世子妃最後一程的人。
後來蘇娘娘抱公主回宮,遮遮掩掩一事時良策聽說後,便曉得了蘇家的苦心。
時良策邊回想邊說,「那時候蘇家有你外祖在,朝中自有一席之地,成安帝是拼著最後一口氣籌劃了璃王謀逆案,等他死後聖上繼位,聖上同我關係好,我也一直在觀察聖上的為人,怕他同成安帝一樣多疑,好在聖上不是,他是一代明君。」
「也正因為這個,你外祖決定以民為先,暗中收集證據,畢竟新朝剛立,內憂外患,那兩年邊境還時常打仗,要是汴京亂了,豈不是大周都要亂了。」
「所以聖上能在朝中成長起來,大家都有幫忙的,不管是時伯伯,還是蘇家,你們都是功臣。
容歌從血腥中窺見了大義,不得不說,容禎是極其幸運的,沒人把璃王府的罪惡強加給他。
時良策從過往的回憶中提神,慢聲說:「國要安,冤也要伸,自古忠義兩難全,可你外祖帶領的蘇家,盡力的去把這兩者都做到了極好,若非你外祖逝世,璃王府的冤屈,也不會讓你知道了。」
怕早就真相大白了。
容歌頓了頓,抬眼問道:「時伯伯以為,外祖的死有疑嗎?」
時良策本著心道:「說不準,可懷疑也要有證據,你外祖操勞一生,年事已高,若說閻王收命,也是挑不出錯的。」
「是了,多謝時伯伯提點,我明白了。」容歌道:「手中沒有證據,我便不會把自己禁錮進去,疑神疑鬼的。」
時良策同容歌說了這麼多,一桌菜都涼了。
他見容歌也沒吃幾口,自己也沒胃口,潤了潤喉便接著道:「時伯伯猜測,你們現在應該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有把握替璃王府洗刷冤屈了,對嗎?」
「嗯,差不多了。」容歌說:「正在準備著。」
時良策也不多問,他聽了蘇首輔的話,從一開始就沒強行摻和璃王府的事,現在自然也不會在容歌面前討人嫌,還是那句話,「朝中若有需要,時伯伯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