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入住皇宮(第2/2頁)
章節報錯
太極宮東宮內,有萬春殿、立政殿、大吉殿、武德殿、尚食院,此東宮非太子所住的東宮。
太極宮西宮內,有千秋殿、公主院、睦親院、承慶殿。隋時,公主院是未嫁公主集中居住的地方,睦親院內有親親樓,是諸王宴會的地方。
太極宮東宮、西宮與上臺有門相通,相互之間通行無忌。
觀音婢隨李世民入駐太極宮承慶殿,宮中有宮人、宦者服侍,觀音婢進宮只帶了覃蘭、侍琴、新竹、展畫四個貼身奴婢和丁娘子。
這是觀音婢此生第一次進入皇宮。
小時候,觀音婢住在永興裡,與宮城只有一路之隔,平日裡看到只是宮城那巍巍的高牆,卻不知宮中是什麼模樣。
如今,她終於住到了宮中,看到了宮中的景緻,才發現城外的民捨實在是與宮中無法可比,宮中殿臺亭閣臨次櫛比,殿堂巍峨,皆是雕樑畫棟、飛簷高啄,相互之間是青石鋪地、畫廊相接,庭前屋角植有花樹,竹樹掩映,花葉婆娑。
承慶門前有渠流過,渠邊槐柳成陰,渠中清水揚波,與東邊宮院有廊橋相連。立於橋上,扶欄北望,可見殿臺亭閣綿延數里,重重疊疊彼此相遮。
所謂承慶殿,實則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宮內院落,東西寬五十丈,南北長一百丈。其大小相當於兩個長孫將軍府那麼大。
承慶殿東面是承慶門,向東是一座廊橋通往內宮,向東依次是睦親院、公主院、千秋殿,從宜秋門再向東是舉行內朝的兩儀殿,李淵隔日在兩儀殿舉行一次小型朝會。
南面是暉政門,整個是一排殿堂,是李世民接見官員,辦理軍務、政務的地方。暉政門外是外朝,連著中書、內客各省。
從暉政門往裡,院內主要建築是承慶殿,承慶殿東西進深七間,南北進深三間,有明間暗間,明間作為客廳、書房,暗間作為寢室居住。李世民和觀音婢就住在承慶殿。
承慶殿的東西兩側有偏房,供服侍的宦者、宮人居住。
承慶殿的後院是後殿,有東西廂房,後殿後面有後罩房,後殿的兩邊還有其它小的院落。
入住承慶殿的第一日,李世民便為觀音婢帶回了一個不太讓人高興的訊息。
李世民告訴觀音婢,在隴西自稱為西秦皇帝的薛舉,領兵進犯涇州,父親李淵準備派他前去拒敵。
薛舉,本是金城校尉出身,家財鉅萬、驍勇善射,於大業十三年四月於金城起兵,比李淵晉陽起兵早一個月。
大業十三年七月,薛舉自稱為帝,定都天水郡秦州城,立兒子薛仁杲為太子。
天下未定,李世民出征打仗是觀音婢意料中之事,但是她沒想到李世民會走得這麼快。兩人剛剛相聚一月有餘,便又要彼此分離。
李世民、觀音婢雖不是新婚,但事實上卻是新婚,觀音婢正沉浸於夫妻恩愛的甜蜜之中,前幾日又發現剛有了身孕,驀然就要分開,觀音婢實是難捨難分。
聽說李世民要出征,觀音婢心中有些怏怏不快,面對著李世民,在殿中臨窗的坐榻上沉默不語。
李世民知道觀音婢心中難受,站起身走到她身邊坐下,摟著她的肩膀,在她耳邊輕聲說道,「要不我去和阿爺說一下,讓大兄帶兵去禦敵,這樣我就可以在宮中日日陪你。」
觀音婢知道,李世民這是隨口瞎說,軍國大事那有他說的這般兒戲?她幽怨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責怪道,「別拿這不可能的話來糊弄我,我知道你心中打的是啥主意。」
李世民笑道,「阿婢聰慧,足智多謀,你猜我心中打的是啥主意。」
觀音婢看著李世民道,「你是想讓我自己權衡輕重,然後心甘情願地讓你去。其實,我也不是不願讓你去,只是心中有些不捨,誰家的妻子都想相伴相依。而我們並不是平常夫妻,你身兼平定天下的重任,我們聚少離多必是註定之事。」
李世民嘆道,「阿婢通情達理,我不能留下來陪你更是於心不忍。關鍵是你如今有孕在身,我出征後遠在數百里之外,對你更是不能放心。」
這一下又輪到觀音婢反過來安慰李世民,「世民阿兄只管放心領兵出征,宮中有姨娘和丁娘子關照,阿婢定會平安無事。」
「倒是世民阿兄要小心一些,些次出征不比往日,晉陽起兵後,每次大戰一直有阿爺坐陣,前次東征東都洛陽以大兄為主,如今你獨自掛帥,處處不可不慎。」
「此次用兵,是大唐立國後第一戰,意義重大,非比尋常。」
李世民寬慰觀音婢,他信心滿滿地道,「阿婢放心,自起兵以來,軍旗指處無往不勝,這次出征,劉文靜、殷開山、劉弘基都會一同出戰,我會多聽他們的意見,不會自做主張。」
李世民口中雖是這麼說,實際上對薛舉卻有輕視之心。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零八章 入住皇宮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