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由治變亂容易,由亂變治卻難。宮中也是一樣,一旦各種規矩亂了,想要糾正過來,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

李淵稱帝以後,要將宮裡的方主面面全部理順,確實要下一番功夫。

唐朝初年,後宮內官設定沿用隋制,設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為夫人,正一品。

昭儀、昭容、昭媛、脩儀、脩容、脩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九嬪,正二品。

然後是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下面是八十一御妻: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按照內官設署,皇帝的后妃滿員的情況下,是一百二十二人。

因為,高品階的位置有限,除非是生下了皇子或公主,或者是特別受寵,皇帝一般不會輕易冊封世婦以上的女官。所以,那些等待皇帝寵幸的宮人只能處在八十一御妻的行列。

在內官之中,除了皇帝的妃嬪,還設有宮官。

宮官全部由女子擔任,設有尚寢、尚食、尚功三局,設尚寢、尚食、尚功各二人,為正五品。

三尚下面設有十二司、十二典、十二掌。

尚寢局、尚功局設在虔化門裡、立政殿南院,尚食局設在武德殿院東。

在三尚之外,設宮正一人,正五品;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二人,正七品。

宮正掌管戒令、糾禁、謫罰之事。對於不盡職守的宮人,由司正視情況予以裁決,小事決罰,大事奏聞。

如今沒有皇后,貴淑德妃賢四妃也只有萬貴妃一人。

萬貴妃作為宮中的唯一一位一品夫人,負責掌管後宮,整日被各種繁雜的事務所困擾。

宮中的方方面面都要重新理順,萬貴妃見觀音婢聰慧能幹,每逢遇到棘手的事情,便會和觀音婢一起商量。

昨日,李世民出征,觀音婢心中有些不暢,就沒有過來,今日觀音婢一早過來,萬貴妃就關心地問她,「二郎昨日出徵,阿婢是不是有些捨不得?」

觀音婢向萬貴妃施禮後,在她的對面坐下,有些羞澀地道,「我們這樣已是常事,總不能為了女人把他圈在宮中。」

萬貴妃看著觀音婢微微地笑,「還是阿婢懂事,知道何事重要。」

扯過一陣閒話之後,觀音婢便將自己的打算告訴萬貴妃,「姨娘,阿婢今日有事想問你。」

萬貴妃從食盒中抓起幾顆新棗遞給觀音婢,「你嘗一嘗今年的新棗,吃起來又甜又脆。有啥事,阿婢只管說,只要姨娘知道的,全都告訴你。」

觀音婢接過萬貴妃遞過來的新棗,先是拿在手中端詳,那棗有鴿卵大小,外表大半已長成紅色,還有一部分泛著青頭。她拿起一顆咬了一口,果然是甘甜酥脆,慢慢咀嚼,果肉細膩,沒有一丁點渣滓。

觀音婢咬過一口,沒有接著再吃,她一邊品著新棗的滋味,一邊問萬貴妃,「秦王走的時候叮囑阿婢,要多去看望阿爺,阿婢正在發愁,兒婦去見舅嫜,哪裡會有話說?」

萬貴妃笑吟吟地看著觀音婢,誇道,「還是二郎有孝心,臨走還記掛著他的父親。阿婢也不能辜負了二郎的一片心,你就照他說的,經常去看看阿爺。」

她接著嘆道,「這皇宮看著是富麗堂皇,你阿爺其實是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萬春殿,身邊實則是沒有一個親人。平常人家,像你阿爺這個年紀,家家都是兒孫繞膝,含飴弄孫。可你阿爺雖說是有宮人服侍,卻享不到平常人該享的天倫。」

觀音婢無奈地道,「以前在晉陽,我也是常陪著阿爺說話,可是進入宮中,有各種各樣的規矩,從承慶殿到萬春殿要走上兩里路,走這麼遠的路去見阿爺總覺著有諸多不便。」

萬貴妃沒有說話,默默地沉吟了一會兒,然後才說道,「太子住在東宮,離你阿爺更遠,四郎在晉陽,二郎昨日又領兵出去打仗。仔細想一想,在這諾大的宮中,只有你和我是你阿爺的家人。」

萬貴妃不說,觀音婢還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她不去看望李淵,李淵天天見的竟然全都是外人。

觀音婢仔細想想有些心驚,難怪自古帝王常被奸佞所惑,就是因為他們難以得到家人的關心,才會更加依賴那些向他們說些甜言蜜語的人。

最可悲的是,許多帝王不親近自己的兒孫,卻親近那些奸佞小人。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一九章 欲盡孝心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