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天將近午,長孫無忌首先離開,出弘義宮去見長孫順德和長孫無憲。

李世民向房玄齡交代,「先生通知其他心腹幕僚,於下午未時在承朝殿議事。」

房玄齡應諾後,也與高儉、杜如晦一起離開垂拱前殿。

高儉、房玄齡等人走後,垂拱前殿書房只剩下李世民、觀音婢二人。

新竹、展畫進來,收拾几案上用過的茶具。

展畫問李世民、觀音婢,在哪裡用午膳?

李世民看了看觀音婢,建議道,「垂拱殿還是有些熱,我們不如現在就回青廬。」

觀音婢向展畫交代,「這裡收拾好以後,你們去安排準備午膳,我和大王先在花園的林子裡轉一轉。」

交代完之後,李世民、觀音婢出了垂拱前殿後門,沿抄手遊廊到垂拱後殿,再走垂拱後殿東邊的甬路進了花園。

天氣雖然很熱,花園裡綠樹成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陰涼。

李世民、觀音婢沿著林中的卵石小徑緩步走著,觀音婢卻仍然想著李世民下午將要入宮的事情。

觀音婢停下腳步,仰臉看著李世民問道,「世民阿兄可曾想過,阿爺讓你入宮要說何事?」.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道,「「太白經天」的天象已過了兩日,阿爺不會等得太久,我想他定是要說處置大兄和四弟之事,再往後拖,四弟就要領兵出征,時間已不容再等。」

觀音婢有些憂心道,「阿爺這次該不會仍然雷聲大雨點小,像上次楊文幹叛亂那樣,放過大兄和四叔?」

李世民搖頭道,「不會再如上次那樣。這次的關鍵是不能讓四弟領兵出征。」

「假如讓四弟領兵出征,即使在餞行之時不能將我害死,但出征之後,秦王府的將士與他不一心,將帥不和,可能導致兵敗,這是拿數萬將士的生命開玩笑。」

觀音婢又提出一個疑問,「阿爺會不會臨陣換將,讓世民阿兄頂替四叔領兵出征?」

李世民想了一想道,「不會。假如不處理好大兄和四弟的事,阿爺不會讓我離京。如果我離京後,大兄、四弟生事,阿爺、阿婢,還有我們的孩子,就會成為他們的人質。」

「到時候,他二人拿你們來要挾於我,阿婢說說,我是聽命,還是和他們拼命。」

聽李世民這樣說,觀音婢不禁感到不寒而慄,她以前還真沒想到這些。

李世民邁動腳步,緩緩向前走,邊走邊若有所思地道,「當初阿爺同意四弟領兵征討突厥,可能也是想著不能讓我離京。」

他接著安慰觀音婢,「阿婢放心,阿爺下午所說之事只能對我們有利。即使對我們不利,出於萬全考慮,我們也已經做好了應對之策。」

「只要阿爺不按我們的計劃除去大兄和四弟,我就會當即立斷帶人舉事,不會有任何拖泥帶水。」

李世民、觀音婢邊說邊走,不知不覺天已過午。

觀音婢提醒道,「我們趕快回去吧,估計已經備好了午膳,你安排下午未時就要在承乾殿議事,中午連個歇息的時間都沒有。」

離未時還有不到半個時辰,李世民也覺得時間有些緊,他笑著對觀音婢道,「時間不緊不行呀,下午要對人員重新進行安排,這才是真正到了臨戰狀態,已不能有絲毫疏忽。安排完之後,我還要進太極宮卻見阿爺。」

回到青廬,午膳確實已經準備好。

李世民、觀音婢草草用了午膳,已離未時不遠,兩人也沒顧得上休息,便一起前往承乾殿。

承乾殿內,心腹幕僚們早已到齊。

李世民先是講了秦王府面臨的形勢,為眾位幕僚鼓舞士氣,對下午的部署進行詳細安排後,才前往太極宮。

李世民依然帶著段志玄、尉遲敬德等人隨行,走上午行走的路線來到太極宮。

在兩儀門,李世民與長孫無憲進行了簡單交談後,才走進兩儀門。

在跨入兩儀門的那一刻,李世民心中五味雜陳,隱隱有一種莫名的激動。

他在心中感嘆,「今日,就是今日,將決定和改變無數人的未來和人生,不知多少人在未來的幾日內,可能要失去生命。」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三零九章 真相未明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