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利慾薰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觀音婢與心腹們的密商,從上午持續到下午。
最後確定了兩個方案,一個是李世民入宮後,如若李淵不聽勸說,就見機舉事;一個是經李淵同意並授權後,除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李世民當即作出部署。
弘義宮進入戒備狀態,全宮戒嚴,未經李世民准許,所有人等不得出入。
八百玄甲兵立刻集結到位,全副武裝,衣不缷甲,枕戈待旦,隨時應對突發事件。
長孫無憲負責好宮城各門出入人員查驗登記,出現異常隨即向李世民稟報。
長孫順德負責加強皇城、宮城各門守衛,監視東宮衛率府、齊王護軍府動向,即時向李世民稟報有關情況。
李世民特別交代,要做到內緊外鬆,不能讓外人感覺到弘義宮、皇城、宮城,與往日有任何不同。
一旦李世民入宮,弘義宮及宮城之外所有事情,聽秦王妃號令行事。
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按照商定的兩套方案實施;如有意外,由觀音婢與高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商議後,臨機決斷。
李世民入宮之後,長孫無憲把好宮中門禁,長孫順德做好宮城、皇城守衛。
未有李世民手令,一切宿衛士卒不得入宮,有可疑人員出入宮禁一律不得放行。
東宮衛率府、齊王護軍府計程車卒,除了進入東宮外,皆以沒有兵部調兵的手令為由,不得調動。
其它各衛士卒,除日常值守外,一律不得調動。
有不聽號令者,由左驍衛將軍府,持秦王李世民手令,出兵予以禁制。
安排完畢,宇文士及、長孫順德、長孫無憲三人離開弘義宮,按照議定的方案回去做應做的事情;其他人留在弘義宮隨時聽候調遣。
李世民、觀音婢則回到後花園青廬,忙裡偷閒,進行短暫的歇息。
大變之前,一切都很平靜,長安城內、皇城、宮城內外,在經過一天的烈日炙烤之後,無論是官宦之家,還是普通百姓,都在以儘可能採取的方式解暑消夏。
六月初二的夜晚,什麼也沒有發生,整個長安城在平靜中度過。
六月初三上午,兩儀殿有內朝。
按照慣例,李世民需到兩儀殿參加內朝,他不得不入宮。
臨走之前,李世民將高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段志玄、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丘行恭、丁記坎、長孫湛、張公謹等人,召集到承乾殿。
李世民、觀音婢對眾人進行安排。
李世民決定帶段志玄、尉遲敬德、丘行恭、張公謹,及十幾名護衛入宮,其他人則陪觀音婢在弘義宮等候訊息。
交代完畢,李世民帶領段志玄、尉遲敬德等人離開弘義宮,走芳林門進入長安城。
沿皇城西邊大街向南,從皇城西門安福門進入皇城,再從宮城南門順天門進入太極宮,向北來到兩儀門。
在兩儀門,李世民見到長孫無憲。
長孫無憲向李世民密報,李建成、蕭瑀、封德彝、宇文士及等人已到兩儀殿,沒有可疑之人出入宮中。
李世民將段志玄、尉遲敬德等人留在兩儀門,自己則騎馬來到兩儀殿。
當日內朝,也沒有太多議程,蕭瑀向李淵奏稟了汰除寺廟、僧尼的情況,李元吉奏稟了征討突厥的準備情況。
李淵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只是簡單問了幾個自己關心的問題,內朝便早早結束。
散朝前,李淵笑著對參加內朝的眾臣道,「天氣太熱,朕要到後宮海池邊納涼,眾卿也都各自找個地方去涼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