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封德彝向李建成告密,說李淵與幾位朝廷重臣商議,欲罷免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之職,侍中陳叔達極力諫阻,李淵才暫緩擱置罷免李世民的想法。

罷免李世民之事雖未成真,此訊息卻瞬間傳遍朝野,李世民失寵於李淵的傳言已是盡人皆知。

未過兩日,李淵下詔,秦王府副護軍尉遲敬德涉嫌謀反,命刑部將其下獄審訊,待核實後予以斬首。

緊接著,李淵又下詔,免去程知節左一馬軍總管之職,外放為康州刺史;免去房玄齡、杜如晦在秦王府所任官職,逐出秦王府。

秦王府屬官、幕僚接連被治罪、放逐,全府上下人心惶惶,無所適從。

五月端午,天氣漸已暑熱,觀音婢已搬入青廬避暑。

按照端午習俗,這日早上吃過粽子,觀音婢和新竹、展畫在房中用五彩絲線編織「長命縷」。

編好之後,觀音婢讓展畫將李承乾、李泰、李麗質喊來,幫他們一一系於腕上。

李麗質好奇地問,「阿孃,為何要戴這絲線編的鐲子?」

觀音婢將李麗質摟在懷中,微笑著道,「這是為了討個吉利,繫上這長命縷,可保人們長壽吉祥。」

觀音婢正在和幾人說話,這時有宮女來報觀音婢的舅父高儉、四兄長孫無忌前來見她。

觀音婢將李承乾等人交給乳孃,和新竹、展畫來到垂拱前殿。

舅父高儉、四兄長孫無忌,已在殿中東間臨窗榻上坐著等候,觀音婢向舅父和四兄叉手屈膝施禮,然後在几案西側挨著長孫無忌就坐。

新竹為三人斟上酪漿,和展畫退出殿外。

高儉從嶺南迴京已有三年,現任雍州治中,代李世民打理雍州政務。

唐武德初年,改郡為州,長官由郡守改為刺史。因雍州統轄關中三輔,唯獨雍州特設雍州牧,由李世民擔任。

因李世民軍務、政務繁忙,雍州的政務就由高儉代為打理。

高儉、長孫無忌微笑著和觀音婢打招呼,看上去卻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高儉問觀音婢,「主上要免去秦王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之職,並且秦王府有多人被治罪、放逐,阿婢可曾聽說?」

觀音婢神色平靜地道,「這些事,世民阿兄都和阿婢說過。」

高儉見觀音婢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急道,「你和秦王是如何打算?」

觀音婢不緊不慢地道,「世民阿兄說,要等太子和齊王先動手,再以叛逆的名義除去他們,這樣才會師出有名,得到朝野的支援。」

高儉焦慮地道,「如今秦王的羽翼眼看著被一一剪除,主上一旦將秦王治罪,哪裡還需要太子和齊王動手?」

觀音婢自信地道,「阿婢跟了主上多年,相信他不會將世民阿兄治罪。」.

長孫無忌也擔心地道,「王府有多人被治罪、放逐,主上明明就是衝著秦王來的,說明他對秦王已經不再信任,待將秦王的羽翼全部除去,再對秦王下手,也不是沒有可能,還望妹妹和秦王要小心為是,不要過分相信主上。」

高儉已深深感到當下情勢的危急,他提醒觀音婢,「奪嫡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生死就在一瞬,如今秦王大權在握,何必要採取被動的方式?」

「阿婢還是要勸說秦王早些動手,此事不可不慎,這不僅僅事關秦王府一家老小的安危,身後還牽繫著長孫家族和無數追隨者的身家性命。」

觀音婢何嘗不知道奪嫡之爭事關重大?一旦失敗,不但李世民、觀音婢和孩子們性命不保,高家、長孫家族,還有那些追隨李世民的人都可能作為同黨受到誅連。

想想這些人都有可能人頭落地,觀音婢的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她覺得有必要再和李世民好好合計一下。

送走高儉和長孫無忌,觀音婢回到青廬,她心中一直在想,李淵到底可不可信。

觀音婢也有些想不明白,如果李淵心中向著李世民,他為何要親自下詔將秦王府的親信治罪、放逐?他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李淵最瞭解李世民的脾氣,他這樣做,不是在逼著李世民反嗎?要是真想除去李世民,找個理由將他治罪就是了,何必非要逼著大權在握的李世民發動兵變?

到了晚上,李世民從外面回來,在青廬東間的羅漢床上坐下。

觀音婢拿出用五彩絲線編好「長命縷」,拉住李世民的手要給他繫上。但是當她拉開李世民的袖口時,發現他的左腕上已經繫了一根。

觀音婢有些不高興,奚落李世民,「怎麼只有一根?我想著你這腕上怎麼也得繫上十根八根。你老實交代,是哪位妹妹給你係的?」

李世民嘿嘿笑道,「誰會有這麼大的膽子?王妃娘娘還沒有系,她就敢往秦王腕上系長命縷?」

觀音婢看著李世民問,「那麼,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