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七年發生了許多事。

先是李建成指使楊文幹意圖謀反。

後來是李建成贈馬害李世民,造謠李世民自稱「有天命在身」。

再後來李世民與突厥講和,不戰而令突厥撤軍,李元吉反而詆譭李世民與突厥私下交往,意圖挾突厥自重,是別有用心。

每次李淵都聽信李建成、李元吉的話,將李世民訓斥一頓。

但每次訓過李世民之後,就再也沒了聲息,李淵也沒有懲處李世民的行動。

後來李建成、李元吉,還有尹德妃、張婕妤繼續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李淵總是認真地聽,卻不做表態。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勸李世民除去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卻說要等李建成、李元吉先動手。

而李建成、李元吉方面,他們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撼動李世民,只能寄希望於李淵。而李淵卻是裝聾作啞,不吐也不咽,李建成、李元吉是乾著急也沒有辦法。

到了武德八年,雙方就這樣不死不活地拖著,誰也沒有做出大的動作。

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的兩方勢力,表面上相安無事地靜靜過了一年。

武德八年年底,李淵下詔,命李世民兼任中書令、李元吉兼任侍中,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為權檢校侍中。

所謂權檢校侍中,就是代理侍中之職。

此時,李世民的地位不但未降,反而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李世民如今擔任的職務是:太尉、天策上將、尚書令、兼中書令、統領十二衛大將軍、雍州大都督、江州大都督,全部是軍政實權要職。

李元吉的職務是:幷州大都督,兼侍中。

都督一職,是由總管改設的。

武德七年,改總管為都督。

統領十州以上兵馬者,為大都督。

在軍務職位上,李世民是太尉、天策上將、統領十二衛大將軍、雍州大都督、江州大都督。

在尚書令、中書令、侍中這幾個宰相職位上,李世民也是大權在握。

尚書令,由李世民擔任,統領百官,處理全國政務。裴寂、蕭瑀任左右僕射,是李世民的副手,視同宰相。

中書令,職責是代皇帝執掌大政,設兩人。如今一個位子由李世民兼任,另一個人是封德彝。

侍中,是門下省的長官,職責是向外釋出皇帝詔命,掌管國家祭祀,設兩人。如今一個位子由李元吉兼任,另一個人是陳叔達,宇文士及則是代理侍中。

就是說尚書省、中書省對國家軍務、政務拿出處理意見後,由門下省以皇帝的名義向外釋出。

尚書令、中書令是實權,侍中則是將尚書省、中書省的處理結果,以皇帝的名義向外釋出詔命。

武德八年年底,大唐權力的最高層是這樣的。

李淵,大唐皇帝。

李建成,皇太子。

李世民,秦王,太尉、天策上將、尚書令、兼中書令、統領十二衛大將軍、雍州大都督、江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