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邊慢慢往前走,邊輕聲說道,「京中十二衛的駐軍,沒有阿爺和我的手令沒有人能夠調動。大兄雖是太子,卻沒有調動軍隊的兵符。他所能調動的只有東宮的守衛。」

「我走之前會將三千護軍調入弘義宮,段志率為主,丁記坎為副,我還會安排阿湛、阿漸留守。」

「如若大兄安排東宮守衛攻打弘義宮,你們只需在宮中堅守,無需出宮與他們交戰。就憑他那幾千人根本攻不下弘義宮。」

觀音婢問李世民,「世民阿兄是否確定大兄會攻弘義宮?」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我估計有一些可能,但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但我們也不得不防。」

李世民的心中很矛盾,他既想讓李建成將事情鬧大,又擔心他完全失去理智。所以,他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李世民、觀音婢走在卵石甬路上,穿行於林間,忽然一顆水滴落下,打在觀音婢的臉上。

她瞿然一驚,抬頭看著頭上的樹枝,見那片片綠葉,一場急雨過後顯得格外清新、鮮綠。

觀音婢小聲自言自語,「風雨過後,這樹葉經過清洗,才顯得更加鮮嫩、翠綠。」

李世民也觸景生情,意味深長地道,「革故鼎新,難免要經歷一場風雨的洗禮。」

到了這個時候,對於太子之位的爭奪,已到了關鍵時刻。

有些事情,李世民不想再瞞著觀音婢,他想將近段以來的安排和部署全都告訴觀音婢,也好讓她做到心中有數。

兩人慢慢走著,李世民就將他的打算和做法都說給了觀音婢。

觀音婢靜靜聽著,偶爾問上一兩句,她越聽越深深體會到廟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和權位之爭的血腥殘酷。

身處帝王之家,深陷於權位之爭的旋渦之中,往往是身不由已,可悲的是有時候不爭是死,爭也是死。

想一想隋文帝的五個兒子,三個兒子被楊廣陷害而死,一個兒子叛亂兵敗而死,爭到皇位的楊廣荒Yin無道,最後被宇文化及殺死。

想到這些,觀音婢不敢再往下想,她不敢想像李淵的三個成年兒子,最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到了晚上,屋外的雨又稀稀拉拉地下了起來,已沒有白天的那麼急。

李世民、觀音婢坐在床頭各自看了會書,便息了燈燭早早歇息。

觀音婢的心仍被皇家殘酷血腥的爭鬥所困擾,一個個血淋淋的場景出現她的腦海裡,她想不往那兒去想,但怎麼也停不下來。

在暗夜之中,她望著帳頂,呆呆地出神。她不由得不去想那最壞的結果。

假如李世民在奪嫡之爭中失利怎麼辦?

那將會一個什麼樣的情景?

她自己還能活下去嗎?李世民的妾室,還有這一群孩子們呢?

觀音婢想起楊廣的兒子被人一刀斬為兩段的畫面。

那時的楊廣,眼睜睜看著愛子慘死,肯定是心如刀割,卻茫然無助。

李世民見觀音婢一直靜靜地沒有一點聲息,轉過身輕輕將她擁在懷中,低低地問,「阿婢在想何事?」

觀音婢躺著沒動,悽悽地道,「世民阿兄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阿婢還怎麼活下去?」

李世民溫聲安慰,「阿婢放心,這些年刀山火海我們都闖過來了,哪一次不比現在兇險?你想想阿兄打敗的那些人,哪一個不比大兄難對付?」

觀音婢懇求李世民,「世民阿兄,你要時時想想這一群孩子和阿婢,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有半點的閃失,妻子兒女就可能身道異處。」

李世民責怪道,「阿婢不準瞎說,不要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觀音婢幽幽嘆道,「阿婢是提醒世民阿兄事事要考慮周全,不要義氣用事,你要記住我們一家人都是同生共死。」

「從明日開始,阿婢便會將酖毒帶在身邊,世民阿兄如有意外,阿婢絕不會獨活,我便也隨你而去。」

觀音婢說罷,就不再言語,眼中不禁有淚水流出。

李世民見觀音婢不再說話,他將頭向觀音婢靠過來,緊貼著觀音婢的臉頰,驀然感覺到她臉上溼溼的,驚異地問,「阿婢哭了?」

聽李世民發問,觀音婢的淚水再也止不住,緊接著不禁抽泣起來。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七五章 生死相隨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