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過燕荇之後,觀音婢覺著還算滿意,看她體態沉靜,說話溫婉圓潤,可以看出是一個性格嫻靜之人。

再看燕荇的行為舉止不妖不媚,長相清純秀麗,雖說是她如今年齡尚小,還沒有長開,看著依然有些青澀,但再過幾年定會出落成一位絕世的美女。

至於說,這樣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李世民喜不喜歡,觀音婢並未多做考慮。但她肯定,將燕荇納進來,至少對秦王府不會有害。

對於下午將要相看的韋珪,觀音婢則要好好掂量一下,那可是個飽經人情世故,經歷過世事滄桑的女子。

這樣的女子可不比未經世事的燕荇,一旦品德不行,有可能會攪得秦王府滿庭風雨。

進府之後,韋珪可不能等同於平常的侍妾,她有強大的母族作為後臺,即使將來觀音婢不滿意,也不能輕易處置。

讓不讓韋珪進入秦王府,觀音婢得格外小心,與其將來成為燙手的山藥,不如現在就擋住不讓她進來。

但是下午的相看,卻完全出乎觀音婢的意料之外。

那韋珪既不是她所想像的傻大個,也不是一個老於世故的心機女子,而是一朵在池水靜靜綻放的白蓮。

下午未時剛過,觀音婢如約來到千秋殿時,韋珪已到了多時,正在陪著萬貴妃認真地做著針線女紅。

聽說觀音婢過來,她扭臉向殿門回望一眼,輕輕將手中的活計放回針線笸籮之中,緩緩站起,候著觀音婢進來。

見觀音婢走到跟前,她先是衝觀音婢微微一笑,然後緩緩叉手屈膝向觀音婢施禮,輕聲向觀音婢道了一聲,「王妃娘娘萬福。」

那一聲萬福,沉靜而溫婉,有著似水的溫柔。

觀音婢微笑著還了禮,將目光從韋瑋身上轉向萬貴妃,猜測道,「姨娘這裡來了稀客,看這身材定是鄖國公府的韋娘子。」

萬貴妃含笑點頭,緊跟著進行介紹,「阿婢猜得不錯,她正是鄖國公的長女。」

觀音婢再將目光轉回來,韋珪依然含笑向觀音婢示意,目光不閃不避,笑意中帶著真誠。

只見韋珪青衫藍裙,外穿白色碎花半臂,梳了屏髻,插了一支玉簪,臉上輕輕施了些粉黛,如淡水含煙,整個人素雅而高潔。

她面含微笑,端莊秀麗,舉手投足之間,動靜合儀,觀音婢還很少見過這樣高貴典雅的女子。

她站在那裡,比觀音婢高出半個身子,卻身材勻稱,根本不會讓人生出如竹竿一般孑孑而立的感覺。

觀音婢只顧打量韋珪,卻忘了讓她坐下。

韋珪粉唇微啟,溫婉地笑著掩飾自己的尷尬,「王妃娘娘是否不曾見過賤妾這麼高的女子?」

觀音婢含笑點頭,「韋娘子趕快坐下說話,本妃見過長得這麼高的男子,確實不曾見過長得這麼高,而且這麼好看的女子。」

觀音婢邊和韋珪說話,邊在萬貴妃身旁坐下,韋珪也矜莊地在几案對面坐下來,神情端莊而自然,沒有絲毫的拘謹,好像這樣坐著就是她平時的常態。

相互介紹之後,萬貴妃和韋珪便開始做針線,兩個人一邊做著女紅,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和觀音婢聊著。

觀音婢見韋珪做活雖然不快,卻極是精細,便誇道,「韋娘子做活真是細緻。」

韋珪一邊走著針線,一邊說道,「賤妾以前也不擅女紅,這些年在家閒著沒事,就邊做邊學,才多少會一些。」

說起以前的事,韋珪對自己曾經嫁人的事一點也不諱言。

觀音婢見了韋珪,如同見了知己,三個人在千秋殿嘮了一個多時辰,觀音婢才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