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年齡漸長,處事沉穩了許多,也更加富有心機,已經懂得如何討好李淵。

在洛陽之時,他得到一座玉觀音,這觀音像通身沒有半點瑕疵,晶瑩溫潤,做功精細,觀音菩薩端坐蓮臺,寶相莊嚴。

凱旋之後,李元吉將此玉觀音視作珍寶,將之作為禮物獻給李淵。

李淵不喜佛道,對李元吉送來的禮物,雖然並不喜愛,但對李元吉的一片孝心卻極為讚賞。

看到李元吉這兩年來沉穩了許多,武藝也有了很大長進,李世民領兵赴虎牢關時,李元吉坐鎮洛陽還算可圈可點。

如今還知道給父親送來禮物,可見也懂了一些人情事故,對於李元吉的改變,李淵心中萬分歡喜。

李淵充滿慈愛地看著自己的四兒子,誇讚道,「聽說四郎在洛陽作戰很英勇,替你二兄坐鎮洛陽之時,大小事都處理得有板有眼,我兒終於長大了。」

李元吉謙虛道,「與兩位兄長相比,元吉還差得很多,孩兒將多多向他們請教,阿爺也要在百忙之中,對孩兒多加指點。」

李淵微笑頷首,勉勵李元吉,「四郎只要多加歷練,必將成為國之棟樑。」

父子二人親切交談一番之後,李淵手撫放玉觀音的錦盒,對李元吉道,「四郎知道,阿爺不喜佛道,這寶物放到阿爺這裡也派不上用場。你大兄大嫂皆是佛門信徒,你就將此寶物送給你大兄吧。」

聽李淵這樣說,李元吉心中不禁暗暗後悔,怪自己粗心沒有選好禮物。既然李淵交代讓他送給李建成,李元吉也覺得這個主意很好。

寶馬配英雄,紅粉贈佳人。李元吉意識到,將這玉觀音送給虔誠禮佛的李建成才是物有所值。

看望過李淵,李元吉自然要去看望他敬重的長兄李建成。

在去看望李建成之時,李元吉就送去了這座玉觀音。

此時的李建成正處於心情沮喪之中,昨日李世民率軍凱旋,享受到無上的榮崇,想到自己越來越受到父親的冷落,他更加灰心喪氣。

對於李元吉送來的禮物,李建成也無心賞看。

李元吉見李建成失魂落魄的模樣,心疼地問,「大兄因何事不開心?」

李建成嘆道,「如今二郎功勞越來越大,大兄在擔心太子之位不穩。」

李元吉從小由李建成照顧著長大,哪裡忍心大兄受到傷害,他義憤填膺地道,「二兄功高,如日中天,深得阿爺喜愛,大兄雖是太子,卻地位不穩。如不早作打算,必將大禍臨頭。不如我替大兄將他殺了。」

李奸成生性仁厚,又虔誠信佛,雖然對李世民心生怨恨,卻不忍殺了自己的手足兄弟。

聽說李元吉要殺李世民,李建成急忙勸阻道,「四弟不可,我等怎能手足相殘?」

李元吉冷笑道,「大兄還念手足之情,你還沒有真正瞭解二兄,我這次隨他東征洛陽,才算真正知道他是何等之人。」

「二兄殺伐果斷,心硬如鐵,萬軍之中豪氣干雲,談笑間殺人斬虜如宰雞一般。」

「大兄如若對他心懷仁慈之心,則早晚將自己送上死路。」

李建成聽李元吉之言,頓時沉默不語,隔了半天才說道,「我是長兄,當守孝悌,他不仁,我不能不義。」

李元吉見李建成如此迂腐,心中惱怒,甩下一句,「我是在替大兄謀劃,大兄不醒悟,我也是瞎操心,你是生是死與我何干?」然後,氣哼哼揚長而去。

李世民回到長安,可以說是志得意滿,見到觀音婢之時,止不住是眉眼含笑,執子之手深情無限。

偷眼瞄一眼站在觀音婢身後的楊婧、陰月娥,眼中也含著愛意,微微頷首。

與妻妾們分別整整一年,有說不完的知心話需要交流。

一妻兩妾個個千嬌百媚,但良人卻只有一個,縱然有再多的情話,也要一個一個分開來說。

妻尊妾卑,是不可更改的規矩,剛剛返家的李世民只能屬於觀音婢。

久別乍逢,相思綿綿終再續,回到後殿終不免郎情妾意。

室內紅燭搖曳,案旁榻側一對愛侶迤邐相偎,訴不盡的別後相思。

說到情濃之時,少不了一次次的深情相擁,縱然是香吻頻送,仍嘆良宵太短,難以彌補想思之苦。

觀音婢熟讀女道婦德,見慣了宮中嬪妃的爭鬥,怎會看不透婦人之心?

她也明白,楊婧、陰月娥對李世民的歸來也滿懷著渴求。

觀音婢雖然不捨得李世民的懷抱,但在這個一妻多妾的世道,她終究不能獨佔情郎。

在經過一夜的恩愛纏綿之後,接下來李世民怎麼做,觀音婢只好無奈地聽之任之。有了觀音婢的大度相讓,隨後的兩日,楊婧、陰月娥的臉上也展現出容光煥發的笑顏。

在愛人營造的溫柔鄉中沉迷了幾日,觀音婢不得不將李世民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