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除了拉籠德妃尹語和張婕妤,還在拉籠那個總能扭轉自己命運的封德彝。

前面曾經說過,封德彝才智過人,心思靈活,極為奸巧。他跟著誰,誰不得好死。但是,封德彝每次卻都能金蟬脫殼,逃過劫難,重新贏得新主人的信任。

去年年初之時,封德彝隨宇文士及投奔李淵。

李淵認為封德彝作為隋臣,諂巧不忠,將其斥責了一頓,讓其賦閒在家,不予重用。

但是,一年多過去,封德彝不知採用了什麼手段,再次贏得了李淵的信任,被任命為內史令,高居宰相之位。

這個封德彝極善鬼谷之術,擅長揣摩人心,他可以兩面三刀,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長袖善舞玩得滴水不漏。

封德彝不管是替誰謀劃,都會讓人覺得他是真心實意替你著想。而實際上他卻只是為自己著想,在左右逢源之中從中得利。

李建成便拉攏這樣一個人,讓他在李淵面前陷害李世民。

李淵在太子廢立之事上拿不定主意,他徵求封德彝的意見,封德彝向李淵進諫,「陛下萬萬不可有廢立太子之念,陛下乃當世至尊,一言一行都將載入史冊。陛下如廢太子,後世人必將知道是陛下壞了「立嫡以長」的規矩。」

哪一個帝王都想名垂千古,李淵也不例外,經封德彝這麼一說,李淵就暫時打消了廢李建成立李世民的心思。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世上最難猜的是帝王心術。

人心都是相互感應的,李淵動了廢李建成之念,李建成也能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李建成怕李淵廢了自己,李淵怕李建成會做出不利於他的事。

人世間不知有多少人想做皇帝,這樣的人李淵見得太多,他所親見的,掰著手指頭數都數不過來。

李淵的臣僚之中,剛出了個獨孤懷恩,現在又出了個李仲文。

楊廣為了早點繼承大位,甚至將父親楊堅害死。

李淵也怕李建成生出害他之心。

一般人可能想不明白,普天之下誰最希望皇帝早死?

說實話,最想皇帝早死的,就是太子。

不管哪朝哪代,皇帝不死,太子就難登大位;皇帝一天不死,太子就有被廢的可能。只有皇帝死了,太子的皇帝夢才能圓。

太子怎麼想,皇帝豈能不知?

所以,當李淵有廢太子之念的時候,就開始防著李建成。

如今,李淵準備派李世民東出潼關,平定中原的心意已定,他又怕李建成趁李世民不在的時候幹出傻事。

這次李仲文意圖謀反,讓李淵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對於這個李仲文,李淵早就不放心,他是李密的從叔,自從李密反了之後,李淵就對李仲文格外提防。

但由於山西、河東勢危,正在用人之時,李淵就暫時壓下了處置李仲文的事。

如今李世民好不容易,將山西、河東的失地收復,李淵不可能在那裡放一個他不放心的人。

不管李仲文是真想謀反,還假想謀反,李淵都要趁機將李仲文除去。

李淵下詔,召李仲文入朝任職,命太子李建成到河東鎮守蒲坂,派李淵信任的禮部尚書唐儉赴晉陽安撫山西地方豪強和百姓,並命唐儉暗中搜尋李仲文意圖謀反的證據。

觀音婢曾經和李世民說過,只要李淵派太子李建成出外帶兵,便是李淵不再信任李建成,這句話如今果然應驗。

從此之後,只要李世民外出領兵打仗,李淵就會派李建成鎮守北邊,李世民不在長安的時候,李淵基本上也不讓李建成在長安。

李淵對臣下說,他這樣做的理由是,大軍在中原作戰,要太子在北邊鎮守,以防後方有失。

安置好太子李建成,定下了李世民東出潼關的計劃,李淵讓李世民確定一下隨軍出征的人選。

李世民請求李淵,讓他回去考慮一下再做決定。李淵點頭表示同意。

回去之後,李世民與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商議隨軍出征之人,最後確定一個名單。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認為,趁此機會要將有才有德之人籠絡到帳下,為以後可能發生的奪嫡之爭做打算。

竇軌、屈突通、殷開山、李世勣、宇文士及、劉弘基、竇琮、史萬寶、王君廓等朝中大臣都在隨軍出征之列。

李世民手下的猛將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李君羨、翟長孫、丁記坎、段志玄、長孫湛等人一個都不少。

秦王府的幕僚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全部隨軍參戰,本來還有一個李靖也應該去,但他卻被李淵派去了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