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妻子兄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從河東、山西得勝歸來的第一日夜裡,李世民和觀音婢在一番溫柔相擁之後,開始了徹夜長談,兩人商議今後的打算。
李世民已拿定主意,要儘快東出潼關,平定中原,滅了王世充。
他對觀音婢道,「國家越早平定越好,連年征戰只會空耗國力,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時間一長就會盜賊四起,到那時除了征討天下各方勢力,還要去剿匪,長此以往將國無寧日。」
李世民背靠著迎枕,斜臥在榻上,右臂攬著觀音婢。
觀音婢忽然翻過身,拿了一個迎枕放在胸前,趴在榻上看著李世民,眼裡充滿著期待和信任。
她支援李世民道,「阿婢覺得世民阿兄的想法很對。」
「趁阿爺對你正信任,世民阿兄要極力爭取早日東出潼關,這事要趁熱打鐵,等鐵涼了再想燒紅,又要多費好多氣力。」
「如今唐軍氣勢正盛,如若解散,再想聚集會增加不少麻煩。再就是怕夜長夢多,時間長了,不知大伯在幕僚的攛掇下會想出什麼壞主意。」
李世民看著趴在那裡,既認真又可愛的觀音婢,他將寬厚的手掌放在觀音婢的背上輕輕撫摸著。
稍微沉思了一會兒,李世民對觀音婢道,「明日我就去覲見阿爺,向他詳細說一下我的想法。」
觀音婢兩手支起香腮,看著李世民認真地道,「阿婢覺得,還是將阿兄的想法寫成奏摺呈送阿爺,這樣顯得更鄭重一些。」
李世民似乎有些急不可耐,他忽地坐起,「我現在就去寫奏摺。」
觀音婢笑道,「這深更半夜的,哪裡用得著這麼急?」
李世民轉身下了臥榻,扭臉對觀音婢道,「我現在思如潮湧,下筆千言可一揮而就,就怕明晨一覺醒來,好多想法再也想不起。」
李世民走到書案旁坐下,展開空白手摺,提起筆對觀音婢道,「阿婢過來磨墨。」
觀音婢見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樣子,也只得披上紗衣,下了臥榻,坐在書案旁幫李世民磨墨。
觀音婢一邊磨墨,一邊看李世民書寫奏摺,李世民書法自幼得竇氏夫人教導,寫得一手工筆小楷,深得鍾繇、王羲之書法的精髓。
一篇奏摺寫下來,果然如李世民所說,是一氣呵成,滿篇華彩,字字珠玉,竟無一處塗改。
寫完之後,李世民放下筆,當著觀音婢抑揚頓挫唸了一遍,看著觀音婢問道,「阿婢覺得如何?可有哪裡需要修改?」
觀音婢身上紗衣半掩,瑩膚如玉,跪坐於書案邊盈盈笑著讚道,「世民阿兄不但字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
李世民見觀音婢笑靨如花,輕紗籠身,如出浴仙子,心中不禁生出憐愛之意,他放下擬好的奏摺,忍不住在觀音婢粉嫩的臉上捏了一下,戲謔著道,「阿婢真會夸人。」
說著,李世民站起,彎腰抱起觀音婢,觀音婢用拳捶著李世民,嬌嗔道,「放我下來,阿婢會走。」
李世民微笑著也不說話,低下頭向紗衣的中間那香軟之處吻去。
第二日不逢內朝,李世民到萬春殿去見李淵,呈上昨夜所擬的奏摺,並向李淵詳細說了自己的想法。
李淵也覺得,平定天下之事不能這樣久拖不下,長此以往必將耗盡國力。他對李世民道,「明日內朝,我就召集幾位重臣商議大軍東出之事。」
五月、六月,李世民基本上在做兩件事,一是與李淵和朝廷重臣謀劃如何出兵洛陽,二是沉浸在與觀音婢的愛河裡。
李世民在忙著如何平定天下,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卻在想著如何拉李世民的後腿。
果如李世民和觀音婢所料,李建成聯合李元吉開始在李淵面前詆譭李世民。
李世民收復河東、山西之後,功勞日益卓著,李淵心中生出讓李世民取代李建成為太子的想法。
在李淵的三個成年兒子之中,李建成性格寬厚,耳根子軟,喜好女色和遊獵。耳根子軟的人就容易被身邊的人左右,容易被別人利用。喜好女色和遊獵,就容易玩物喪志。
李元吉剛剛成年,驕縱不羈,經常犯錯,不能委以重任。
李世民才華橫溢,武藝超群,處事果斷,有勇有謀,善於用兵,他才是將來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但由於「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宗法規矩,李世民被棄而不用。李淵心中常常為李世民惋惜。
李建成被立為太子之後,李淵讓李綱輔佐李建成,李綱發現李建成有過失屢屢進諫,李建成卻總是不聽。李綱無奈,兩次向李淵請辭要求告老還鄉。
李淵對李建成的所作所為,表面上並沒有對他過分責罰,但心中卻很是失望,他心中在想,像李建成這樣的太子,將來能不能保住來之不易的大唐江山。
李建成是越來越不成器,李世民卻越來越顯露出過人的才能。